2月11日臘月二十八,不少市民在當天開始“謝年”。半夜兩三點,天還沒亮,就聽見耳畔傳來“噼噼啪啪嘣嘣咔咔”的聲音,吵得人再也無法入睡,導致人們精神不濟,嚴重影響當天的工作和生活。
看看那漫天的紙屑塵土、震耳欲聾的巨響、嗆人的煙霧,給環衛、交通、他人生活帶來了多少不便!看到這些場景,記者忍不住想說:煙花爆竹可否也趕趕“低碳潮”,為保障安全,保護環境做出點貢獻?
新年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的傳統習俗,這是一種傳承了千年的文化,我們不能將它扼殺。但是,我們是否應該明確,過年燃放煙花爆竹強調的是那濃濃的年味?然而,如今市場上的煙花爆竹卻以威力大為王,小鋼炮、電光炮這些越來越猛的家伙層出不窮。有些煙花爆竹花樣還很奇特,質量也沒保證,朋友孫先生就向記者訴說了他的“驚險一幕”。
昨晚,孫先生在自家門前放煙花,沒想到那煙花才離地幾尺就突然轉變方向,在同一高度上轉圈!孫先生就眼睜睜看著一團火花向自己襲來。“還好我是站在玻璃門后看的煙花,否則,那煙花就直接竄到我腦門上了;還好那時周圍沒人,如果人多那還不出大亂子!”說到當時的驚險場面,孫先生現在還心有余悸。
這煙花爆竹,不但會給人生的生活帶來了不便,更對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脅,甚至慘禍。聯想去年杭州花都市場的連燒慘案,日前央視大樓的沖天火光,這都是燃放煙花爆竹給人們帶來的巨大傷痛。
然而,即便如此,人們在燃放煙火爆竹上也存在著一定的攀比心理,不少單位和個人都是刻意去追求那些更高的、更大的、更強的煙花爆竹。而廠商為迎合人們的需要,又不斷地開發生產出更猛烈地煙花爆竹,導致了如今的煙花爆竹越來越可怕。
人們啊!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在選擇和燃放煙花爆竹上要更多地考慮安全和環保因素,更和諧地過年過節?其實過新年,放爆竹,只要意思一下討個彩頭就行了,何必非要追求那更高、更大、更強呢?
希望廣大市民和單位在選擇和燃放煙花爆竹上,廠商在開發和生產煙花爆竹上,都能更多地注意環保,注意安全,讓煙花爆竹也“低碳”起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