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新村處處美如畫,茶花朵朵繁似錦。早春時節,漫步在竹馬鄉下張家村,這花海里掩映的村莊到處都是一派喜慶景象;ㄞr們正忙著打掃衛生,美化庭院,滿懷欣喜地為即將在家門口舉行的首屆中國·婺城茶花節的開幕(3月5日)做好迎賓準備。在路邊,記者遇到了正在布置演出場地的全國勞模、下張家村支書錢瑞華。他高興地告訴記者,“2003年,中國金華國際茶花大會暨國際茶花節在這里舉行,提高了我們村的知名度,推動了我們村茶花產業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今年,首屆中國·婺城茶花節又將在這里舉行,我們一定會抓住這個好機會,向大家展示茶花的魅力和下張家村的魅力!
下張家村是茶花專業村,種植茶花1000多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90%以上!耙豢貌杌ㄒ粨,一畝茶花一幢樓!薄迕駛円揽恳圆杌辇堫^的苗木產業相繼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003年,金華國際山茶物種園落戶下張家村,成為婺城區茶花產業的象征。國際山茶物種園收集了各類山茶物種18組204個,茶花品種400多個,園中的山茶種類占世界山茶物種的80%,品種之多居世界第一,是婺城區茶花產業的一張金名片。下張家村的發展歷程也是婺城區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的縮影。在首屆中國·婺城茶花節即將舉行之際,記者采訪了下張家村的一位普通花農陳莉,從她的講述中,記者感受到到婺城茶花產業蓬勃的生命力。
一枝山茶嫁春風
———下張家花農陳莉的茶花緣



記者找到陳莉時,她正和下張家村的姐妹們一起排練“時裝秀”。當她們一絲不茍地走“貓步”時,誰也猜不出,她們都是地道的花農!斑^幾天,我們這個節目就要在茶花節開幕式上亮相了,所以在抓緊時間排練。為了演出的效果,我們還專門請人設計了一套以茶花為主題的服裝,到時候給大家一個驚喜!标惱蚪衲耆畞須q,言談舉止中透著職業女性的干練。她從2000年開始種茶花,如今已經擁有60畝苗木基地,年銷售額超過100萬。陳莉用三句話總結了自己的創業經歷,“一是因為我們國家安定繁榮,花卉苗木產業興旺;二是因為有了錢書記這樣無私的帶頭人;三是因為我們能吃苦,講誠信!
A 探花
陳莉出生于乾西鄉黃橋頭村,1996年嫁到下張家村!爱敃r下張家很窮,房子很破。別人都說我嫁錯了地方。”那時,下張家村和大多數農村一樣,在洶涌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尋找出路。“種糧食不賺錢了,很多人外出經商或者打工。”和別人不一樣,新婚的陳莉想和丈夫在祖輩生活的土地上做出一番事業來!拔覀兇逵蟹N茶花的傳統,村祠堂里還有800年前木雕的茶花。九十年代末,村支書錢瑞華已經靠種茶花致了富,蓋了新房子。錢書記還承諾,大家只要種植苗木,他不僅教技術、傳遞信息,還幫助找銷路。那時,我們就有種茶花的打算了,但是因為資金不足,一直沒有動手。”
在陳莉新婚的那一年,村里發生了一件大事。隔壁村的苗木大戶為了擴大種植規模,想來下張家村租地種苗木。“他想租一大片地,但是我們村的地都已分給各家各戶了。為了這件事,村里還專門開了村民代表大會!痹阱X瑞華的努力下,村里的經濟合作社同意把地打包租出去!爱敃r每畝地一年的‘租金’是390公斤稻谷,這對大家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收入了,和自己種地相比,收入差不多。”
1998年,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村“兩委”在錢瑞華的帶領下,下張家村村集體把土地從農戶的手中返租過來,然后再由村集體轉包給大戶,用于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村里200戶多戶農民簽訂了“反租倒包”合同,一共盤活了600多畝土地。下張家村的花卉苗木大戶越來越多了,下張家村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當時陳莉已經籌集了一筆錢,但她還是下不了決心。
B 種花
2000年竹馬鄉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茶花之鄉”。這個消息傳到陳莉的耳朵里,就像是一陣春雷,于是,陳莉向村集體租下10畝地,用來種植花卉苗木。當年11月,陳莉的丈夫在錢瑞華的帶領下,到寧波奉化買種苗。他們花了3萬多元錢,買了5000多株茶花苗和茶梅苗!暗谝淮畏N苗木,就吃了一個大虧。那年冬天天氣特別冷,1000多株茶梅被凍死了。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種植技術不過關。我們到處學習種植技術,這樣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钡诙,為了降低成本,陳莉開始嘗試用扦插和嫁接的方式繁殖茶花。“前兩年沒有賺錢,但是學到了技術,心里很踏實!
“因為對市場不了解,只是跟風,別人說什么好,我們就種什么,所以吃了不少虧!痹2001年的苗木市場上,雪松非常搶手,一米高的雪松可以賣到100多元的高價。于是,她丈夫急匆匆趕到南京,以每株15元的價格買了一車雪松小苗。6年后,這批雪松以每株20元的價格賣出去了。“后來,我們接受了這個教訓,開始有意識地搜集市場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斷!
2003年,中國金華國際茶花大會暨國際茶花節在下張家村舉行。茶花節不但提高了茶花和下張家村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茶花節給予了包括陳莉在內的所有種花人家以巨大的信心!澳菚r,很多外國人來我們村參觀,我覺得特別自豪!2004年,陳莉又租下了40畝地,用來種植花卉和苗木。她種植的品種也由一開始的茶花和茶梅,擴大到紅花檵木、石楠、金邊黃楊等品種。那一年,因為做生意的需要,陳莉買了一輛面包車。幾年后,她又買了一輛小轎車。
“錢書記經常跟我們說,做生意就是做人,只有對人誠信,生意才能做大做強。前幾年,我們沒有做過任何廣告,靠的就是老客戶帶新客戶!睅啄旰,傳統的銷售渠道已經不能滿足陳莉的需要,于是她想到了網絡。“其實我上網比較早,但直到2007年,我才真正認識到網絡的巨大潛力!彼囍凇爸袊揪W”等專業網站上發布供給消息,幾天之后,她就收到了客戶的電話,做成了一筆生意,賣了30萬株紅花檵木。現在,陳莉種植的花卉苗木已經插上了網絡的翅膀,從竹馬飛向了四面八方。
C 秀花
“在竹馬鄉,金店村的農村文化活動開展得比較早,我們直到2008年才有自己的文藝隊伍。關鍵是思想上沒有轉過彎來,不知道種茶花重要,‘種文化’也很重要!笨粗苓叺拇迩f都有了自己的文藝隊伍,村婦女主任呂艷青坐不住了,她去找陳莉一起商量。幾天之后,下張家村有了第一支文藝隊伍———“時裝走秀”隊。
“雖然我聘請了專門人員管理苗木基地,自己重點抓銷售工作,也還是很忙。開始的時候,我只是把文藝活動當成放松身心的方式!睅讉月后,竹馬鄉舉辦的“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合唱比賽”改變了陳莉的想法。在那次比賽中,下張家村精心排練的合唱奪得了第一名。“看到錢書記上臺領獎,我們心里很自豪。鄉里的領導說得好,文化是軟實力,和經濟實力一樣重要!北荣愔螅聫埣掖逶卩l政府的指導下,重點開展了以茶花為主題的農村文化活動。去年,下張家村在“慶祝建國六十周年詩歌朗誦比賽”中再次奪魁。
今年,為了發展茶花產業,弘揚茶花文化,婺城區將舉辦首屆中國·婺城茶花節。相隔七年之后,下張家村再次迎來茶花節。和2003年相比,下張家村的茶花產業早已更上一層樓。2006年“竹馬”牌茶花獲得金華市名牌產品稱號,2008年又獲得“浙江省名牌”產品稱號。同時,下張家村的“茶花文化”也種得枝繁葉茂。在茶花節開幕式的節目單上,下張家村的文藝節目占了八成!拔覀兇鍏⒓友莩龅挠需尮年、排舞隊,當然最時尚的肯定是我們的‘時裝走秀’。”陳莉非常自信,“我們所有的節目都是以茶花為主題的,我們要通過自己的表演,宣傳我們的茶花。以前我們把茶花種在地里,現在我們要把茶花種進觀眾的心里。”
“在那茶花盛開的地方/是我們的家鄉下張家。在那茶花盛開的地方/是我們的國際山茶物種園。一樹樹茶花在朝霞中歡笑/一座座別墅在長湖畔眺望。一條條大路迎來五湖的朋友/一根根光纜聯接四海的客商……”陳莉依然記得在“慶祝建國六十周年詩歌朗誦比賽”中,下張家村的花農們齊聲朗誦的那首詩:《在那茶花盛開的時方》,這首詩表達了她們內心的驕傲和對未來的向往。婺城的茶花產業還很年輕,前面的路還很美、很長。
后記
春風得意到竹馬,滿園花開下張家。采訪完陳莉后,記者來到竹馬鄉人民政府。距離首屆中國·婺城茶花節還有不到一周時間,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鄉黨委書記李唯非?春媒衲甑牟杌ü潱2003年舉行的中國金華國際茶花大會暨國際茶花節,對竹馬花卉苗木產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目前,竹馬鄉花卉苗木種植面積已達6000余畝,擁有花農近萬人,其中茶花生產基地連片2800畝,茶花產業已經成為竹馬鄉的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我相信,以茶花節為平臺,可以吸引客商參與展示和交流,推動茶花產業朝精品化方向發展。同時,可以進一步提高婺城和竹馬鄉茶花產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實現產業升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