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構建金西特色發展新格局
———訪婺城區委常委、金西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旭輝
記者:金西經濟開發區2003年成立,已有7年發展歷史了,請您談談金西經濟開發區開發建設思路演變的脈絡和邏輯。
張旭輝:金西目前的發展、建設思路應該是與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大發展戰略”相結合,與當前的統籌長三角規劃相結合,與市委市政府“發展城市群、共建大金華”相結合的。去年,我們調整了戰略規劃,得出了以形態、定位、模式、理念為抓手,尋求一種新型開發區發展道路。
當然,金西能夠順利完成戰略規劃調整,和前幾年的開發建設是分不開的,正因為有了前幾年的發展基礎,才使得金西能夠大膽創新,大膽規劃,與時俱進、在立足于黃土丘陵綜合開發的基礎上,走一條四大功能區互動,一二三產連動,山水田城相嵌的統籌、生態、和諧、田園式新型發展之路。
目前,金西這一發展思路的框架已形成,但三產、四區、山水如何互動,如何讓新理念、新技術在開發過程中得以順利實現,這就需要我們開發區管委會找準切入點,尋找好實現藍圖的抓手。比如五金科技產業園的建設就是一個抓手,開發區結合實際,通過合理分配五金科技產業園布局,以實現各個區塊的互動。同時借助于產業園的成功,將會帶動金西旅游、房產等一系列產業的聯動。
記者:針對金華100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平臺發展規劃,您有什么新的想法?金西經濟開發區應抓住什么機遇,扮演什么角色,發揮什么作用?
張旭輝:對于金西來說,加快自身的發展是最為重要的。金西應該積極抓住當前的發展機會,在可操作的前提下,敢于做動作。
要引進大飛機,就必須先建設大飛機場,大飛機場就是產業聚集平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要循序漸進,先拉開小平臺,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從而能夠從小平臺看到發展大平臺的希望。當然還要在這過程中充分地分析各種利弊因素。金西的黃土丘陵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對于平臺的建立有相對較大的優勢,對市政府考慮實現金衢麗三市的互動,梯度推進戰略性轉變具有推動作用。
記者:我們認為,未來20年是農村的春天。國家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將給金西經濟開發區帶來出乎意外的發展機遇,您如何看待農村經濟變化對金西經濟開發區的影響?
張旭輝:國家要號召城鄉統籌發展,為的就是加大農村的建設,使其在交通、供水、供電、能源等方面能夠實現城鄉一體化,同城效應得以實現。
對于金西來說,農村經濟變化對金西的影響要從大的趨勢上進行思考。就金西的地理位置來說,因為離市區較遠,同城效應不明顯,甚至影響到企業招工、留人,就因為金西的園區服務性配套滯后,使得企業留人難,引進人才難。但是去年,虹戴公路開通后,金西的開發區的區位優勢、與金華市區的同城效應得以凸顯,城鄉公交一體化改制后更是加劇了這一效應的體現。就這點來說,也是金西開發區享受政府實行城鄉統籌發展帶來結果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