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難題尋突破
———記城北街道北苑社區黨委書記吳桂英
在今年城北街道的迎新春聯歡晚會上,北苑社區表演了一個題為“收費”的小品,引起了觀看者的深思。小品講的是社區干部在收取“衛生費”時,需要果敢的智慧和耐心才能突破重重困難,收到衛生費。雖然劇情有點夸張,但這小品并非虛構。“既便如此,小區的‘衛生費’還是很難收!北痹飞鐓^黨委書記吳桂英說,“我們小區的物業也太難管理了!”
北苑小區可稱是金華市區開發最早、規模最大、基層設施最薄弱的生活區。整個小區沒有下水管道,沒有物業用房,沒有維修基金等一切物管條件。在這樣的條件下,小區里還住了6000多人,管理難度可想而知。而且,小區下崗工人多,困難群眾多,繳費意識薄弱,致使物業公司資金運轉困難,進而體現出垃圾清運不及時,車輛亂停亂放,盜賊頻頻光顧等諸多問題。
“小區管理難有著現實的原因,也有著歷史的原因!眳枪鹩⒄f。北苑小區開發于1996年,當時,北苑實行了社區居委會和物業管理公司合作的管理模式,并成為全市的試點。雖說是兩個單位合作,但其實多年來,負責物業管理的都是社區居委會,物管公司并未起作用。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居委會實行物業管理的模式已不能適應現實所需。因此,社區聘請了獨立的物業公司,以自負盈虧的模式實行管理。但是,由于小區初始階段是居委會管理的,居民一開始就沒有交物業費的概念,現在要他們交,他們都不愿意。因此導致物業公司無法運營,頻頻撤出,小區物業陷入一片混亂當中。
自2009年開始,小區由業主委員會行使權利,向社會公開招聘物業,進行市場化運作。如今,小區的物業管理就以這樣的模式運行,效果總的來說還算不錯。但是,這幾個月來,又出現了不少新的矛盾。由于收取的經費有限,業委會聘來的公司資質不好,流動性又大,無法根治小區的臟、亂、差難題!八,這只是救場之舉,并非長久之計!眳枪鹩⒄f,“這不但是北苑小區的難題,也是金華老城區共同面臨的問題,希望今年我們小區物業問題能得到妥善解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