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轄區內建筑垃圾沒人管,居民找到社區,社區只好出錢請人清理,去年光清理費就花了3000多元。”昨日,府上街社區黨支部書記藍金玉無奈地告訴記者,轄區內的建筑垃圾成了一件讓人頭疼的問題。
在該社區榮遷巷的垃圾桶旁邊,藍金玉指著一堆建筑垃圾告訴記者,不知哪天開始,垃圾桶旁邊冒出來一堆建筑垃圾,環衛工人只負責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就留了下來。見到有人在這里倒建筑垃圾,別人也跟著效仿,逐漸就多了起來。
藍金玉說,社區其他幾個垃圾桶旁也有類似情況。現在房產交易頻繁,新購房的業主對房屋進行改動時產生的建筑垃圾,有物管的小區由物業公司收取一定費用后集中清理。但在開放式小區,很多居民為了省事,就將建筑垃圾直接堆放到社區的垃圾桶或是樓道邊。社區干部和社區巡邏員每天巡邏時,看到有人要倒建筑垃圾,會去勸阻。但是“人力不夠,壓根盯不牢。”通常白天巡邏時,還好好的沒有發現有人來倒,但第二天早晨再來看,垃圾就多了。
據了解,環衛處僅負責清運生活垃圾。而由于目前我市還沒有專門的建筑垃圾處理場,有單位或個人需要處理建筑垃圾的,要到市建設監察支隊辦理相關報批手續后,建設監察支隊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就地處理。
藍金玉說,社區平時一直勸阻居民不要隨便傾倒建筑垃圾。但是對于某些人的偷倒行為,社區很無奈。去年創衛期間,為了社區的環境衛生,社區只好自己掏錢來清理這些建筑垃圾,清理這些垃圾,每車少則100元,多則200元,每次都要花近千元。社區呼吁那些傾倒建筑垃圾的居民,為了整個社區的公共衛生,請自行處理建筑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