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三花”爛漫時
——首屆婺城油菜花節述評(上)
陽春三月,婺城區可謂好戲連臺。首屆婺城茶花節剛剛降下帷幕,首屆婺城油菜花節又閃亮登場。從“金西之春·2010首屆婺城油菜花節”開幕之日起,作為主會場的寺平古村熱鬧非凡,摩肩接踵的游人,紛至沓來的客商,無不顯示出油菜花節已與婺城群眾心系相連,與婺城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息息相關。寺平古村落旅游公司總經理戴維平說:“通過舉辦首屆油菜花節,聚集了商氣,拉動了旅旅人氣,讓更多的游客走進婺城,了解婺城,為婺城打磨了一張絢麗多姿的金名片。”
婺城是一個農業大區,近年來,通過各地的精心培育,形成了一大批區域特色鮮明的優勢農業產業。實現農業產業的新發展,關鍵是要創新發展模式,搭建發展平臺,不斷拉長農業產業鏈,不斷提高農業產業的附加值。婺城區委、區政府以花為媒,深入挖掘特色資源,舉辦油菜花、桂花、茶花等三花節慶活動,搭建“三花爛漫在婺城”的工作平臺,順應了農業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隨著婺城知名度的日趨提高,近幾年來,前來婺城投資落戶的客商逐年增多,引進的資金也從省內走向了省外,甚至走向了國外。使婺城區由單純的農業生產區發展到全方位、立體式的資源開發區,招商引資之路越走越寬,為婺城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有效地拉動了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有效地解決了部分剩余勞動力就業。
在這次“油菜花節”期間,婺城區把節會作為展示婺城形象的平臺和窗口,邀請中央、省、市新聞媒體記者前來采訪,并及時組織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油菜花節的籌備情況及時間、主題、基本情況以及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狀況。各大媒體紛紛在報刊、電視、電臺和網絡刊播有關油菜花節的消息,介紹婺城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把一個山清水秀、風光無限、繁榮團結、經濟發展、和諧穩定的新婺城介紹給了外界,提高了婺城區的知名度。
婺城區旅游資源豐富,各具特色,既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雙龍洞,又有省級風景區九峰山,同時,仙源歐境、八詠樓、寺平古村、豐子愷祖居全德堂等名勝景點,無不展示婺城區迷人的風光和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婺城區通過舉辦油菜花節,開展了以“游青山綠水、品農耕文化、嘗農家菜肴、購生態特產”為主題的各項活動,精心打造婺城生態旅游品牌,加快旅游產業發展,達到了以花為媒,廣交朋友,弘揚地方文化,打造旅游精品,宣傳推介婺城的目的,使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濃郁多彩的民俗風情和與時俱進的建設成就都得到了體現,極大地提升了婺城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節會期間,還舉行了以龍游縣湖鎮、蘭溪市游埠和婺城區羅埠、湯溪四鎮聯合舉辦的“瀔水之春”文藝演出,演員們身著獨具特色的服裝,在古村的大街小巷載歌載舞,喜迎游客。同時,上海19家旅行社的老總也匯集在寺平古村,進行旅游線路踩線,簽訂旅游合作協議,為婺城區開辟上海旅游市場打下扎實的基礎。除了旅游服務行業外,本次節會還帶動了商貿、餐飲業的迅速發展。莘畈鄉舉行的生態農產品展銷,吸引了眾多都市人前來購買。寺平村在油菜花節期間設立“鄉村美食一條街”,安排近百名當地美食制作高手,現場烹制爛松菜滾豆腐、湯溪湯圓、蔥花肉、清明馃等湯溪美食。在這次節會期間,湯溪鎮專門請出湯溪名點傳人貢師傅,現場為大家制作傳統食品。采云間舉辦了茶文化之旅婚紗秀活動,讓眾多年輕人體驗了“綠野仙蹤”的浪漫。
首屆婺城油菜花節的成功舉辦,增強了婺城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樹立了“人人都是婺城形象,事事關系發展全局”的意識,全區上下以發展樹形象,以形象求發展,進一步解放了思想,增強了干部群眾的競爭意識、開放意識。節會活動把經貿、文化、觀光、旅游等融為一體,將一個開放、繁榮、和諧的新婺城展示給外界,使婺城的對外開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格局,為新一輪的競爭發展注入了活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