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倫根在全區生態區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
努力建設現代化生態城區
昨天下午,婺城區召開生態區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區委副書記、區長祝倫根在會上強調,要提高認識,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作為重要的發展問題、民生問題來抓,以低碳綠色優化經濟結構,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以環境保護保障民生,以生態建設改善民生。
市環保局副局長陳雷紅,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健,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牟雁倡,區政協副主席樓存根參加會議。
去年,我區深入推進生態區建設,著力夯實生態區建設基礎,生態區建設政策、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在全區啟動“綠化美化婺城”行動,累計投入村莊綠化資金2500萬元,新增綠化面積61.2萬平方米。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面,去年我區90個村完成村莊整治,109個村完成污水治理;全面完成138家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工作;農村垃圾清運范圍進一步擴大,全區已有515個村實現了垃圾集中收集處理,覆蓋率達到95%。按照“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的部署,以重點帶一般,全力抓好重點行業、企業污染整治,縱深推進污染防治工作。
祝倫根指出,今年我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生態文明為統領,以推進治污減排工作為主線,把環境保護與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治污減排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環境治理與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堅決完成“十一五”治污減排任務,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深入推進流域、區域和農村污染防治,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為推進婺城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祝倫根要求,要進一步推動污染整治向縱深推進,從工業污染防治為主,向工業、農業、農村全面防治轉變;要確保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進一步加大力度,在充分消化今年經濟增長帶來的新增排放量的基礎上持續推進減排工作,全面完成減排任務;要發揮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嚴格執行《金華市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和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大力發展具有本區特色的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要切實做好環境安全工作,積極發揮公眾監督、新聞媒體監督、信訪監督的作用,堅決打擊環境違法行為;要進一步加強環境宣傳教育,倡導生態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逐步建立生態文明的道德文化體系,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核心生態城區而努力奮斗。
會議還表彰了2009年度生態區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先進單位及先進個人,并與各鄉鎮、街道及園區簽訂了2010年度生態區建設目標責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