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社會事業不斷進步
“街道推出的這張愛心卡不錯,我們一年里需要買的生活用品,也有了保障。”近日,家住城西街道的鄭大姐收到了一張“慈善愛心超市”卡。這周,居住在城西街道的196戶低保戶居民將陸續收到這張卡。
據介紹,“慈善愛心超市”由城西街道主辦,在萬邦自選商場設立自選區和指定物品區。救助對象憑援助卡,在自選區根據各自所需,領取規定金額的生活用品和日常用品,每戶一卡,每卡年度救助金360元。去年11月份,城西街道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成為金華市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街道。針對轄區內老年人、殘疾人、下崗工人多、弱勢群體比例較大的實際情況,城西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志友表示,推動和諧社區建設,就必須抓住服務居民這個中心,以人為本,優化服務,突出解決好居民群眾關心的環境、治安、就業、扶貧、養老等問題。
針對轄區失業人員年齡偏大、技能單一、文化偏低等特點。街道有針對性地開展家政服務、來料加工、計算機、美容美發等培訓,如橫街口的愛心互助超市、企業保姆應急隊,小花園的新鄰居之家,河盤橋的溫馨港灣就業幫扶站,中山路的來料加工免費培訓站等等。同時,各社區還積極開發社區服務業和公益性崗位,通過提供保潔、保安、保綠等崗位,優先解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使2235名下崗工人得到了就業培訓幫扶,基本實現了再就業。據悉,街道還幫助18名自主創業人員申請小額貸款36萬元。
去年3月,在雙龍大橋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探索的基礎上,市民政部門又在小花園、二七、河盤橋社區進行了“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試點,以發放服務券的形式,開展日常衛生清洗、衛生大掃除、理發、陪購、陪聊等服務項目,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切實為社區困難老人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從今年3月份開始,該街道對41戶困難老人開展了一對一居家養老政府購買上門服務,至今已增加到97戶,并且為了老人聯系方便,為他們安裝了“一鍵通”電話,切實為困難老人解決了具體生活困難,收到了良好效果。
同時,城西街道在金華市區設立了首個政協委員工作室,傾聽群眾的呼聲,反映社情民意,將收集到的12個群眾反映強烈的矛盾糾紛,以政協提案的形式反映到市、區有關部門,化解了一批矛盾糾紛,有效地推進了社區的和諧建設。街道通過與區行政服務中心業務對接,成立了管理、代辦、服務三者并重的街道365社區服務中心,在街道、社區建有社區服務網點27個,確定了兼職便民服務報送員,極大方便了居民群眾辦事。目前街道、社區有志愿者服務隊51支,社區服務志愿者653人,開展服務項目達20余項,去年街道、社區開展各類便民服務活動115場次,為老年人和居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提供各類便民利民服務,受到了居民的好評。
今年,城西街道將開展一系列為民、安民、康民、便民服務活動,舉辦1—2場大型便民服務活動,開展一系列文化、體育活動,并積極支持西郊社區“農房改造”和“農房建設”工作,促進城中村的改造走向一個新臺階,使西郊社區新農村建設有更大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