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殘疾人的創業夢想
———婺城區羅埠鎮殘疾人章祝軍的創業故事
日前,羅埠鎮汪葉村的殘疾人章祝軍琢磨著想上一個科技項目,那就是自己種植、自己嫁接的開拓型香榧苗木基地。據了解,2009年,章祝軍投入資金75萬元,在塔石鄉下淤村承包了350畝荒山用于種植香榧,這是婺城區最大的香榧種植基地。這位以養殖業起步的殘疾人,為什么要滿懷信心把事業版圖跨向了種植業呢?日前,記者走訪了這位殘疾人創業典型人物。
飛來橫禍 堅強致富
眼前的章祝軍留著絡腮胡子,目光炯炯有神,略有些靦腆,但是當說起他的香榧事業藍圖時,又變得滔滔不絕,充滿了信心。
章祝軍是在自己遭遇不幸、行動困難的時候開始創業的。上世紀90年代末,那時章祝軍還在上海的一家工廠打工,由于操作不慎,他幾乎失去了左手。悲傷中,他拿著用工單位賠償的1萬多元錢回到了金華!澳菚r候我很沮喪,甚至覺得人生都沒有意思了。”章祝軍回憶說。由于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章祝軍沒有選擇,他嘗試了種稻谷,但是卻又趕上了糧價的低谷期,不但沒怎么賺錢,還賠進去不少。
是退縮,堅持,還是另辟致富途徑?章祝軍猶豫了。這時已經成家的章祝軍成熟了,他和妻子、家人商量了對策,又通過許多個日日夜夜的反復思索,最后在家人的幫助下,他終于決定———“進軍”養殖業!
2001年,章祝軍引進了優質品種(大約克)種豬(母豬)15頭,創辦了羅埠“祝軍豬場”。他知道,家人的支持就是要他重拾生活的信心,他決不能讓大家失望。于是他把全身心都撲在了他的事業上,從2001年下半年到現在為止,他的“祝軍養豬場”已初具規模。最多的時候,養殖場的母豬約有120頭,存欄1000頭,年出欄6000余頭,同時他還兼顧著珍珠、淡水魚養殖40畝,苗木20畝。在利用豬糞種植、養殖的同時,形成了生產、管理、防疫、銷售一條龍體系。當然,章祝軍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家人的生活。
章祝軍在自己的事業走上軌道時,他沒有忘記去幫助更多的殘疾人。他的養殖場里雇用了5名殘疾人,章祝軍根據殘疾人能力的不同程度分配工種,使他們能在“祝軍豬場”以己之力順利完成工作,一來幫助解決了他們的生活保障問題,另外還幫助他們學習養殖技術,以便他們在有能力時能返鄉自行發展。2005年“祝軍豬場”被政府部門命名為“殘疾人扶貧示范基地”!斑@是我能為他們做的,我本身也是殘疾人,我能理解他們!闭伦\姼袊@地說。
雄心壯志 再建新基
2008下半年,隨著豬肉價格的下降,再加上自己對種植業前景的看好,章祝軍又萌發了新的想法,就是種植香榧。
“為了這個,我是下了大決心的。不僅專門去諸暨、嵊州學習了幾個月的技術,還自己考察了金華的山地氣候。”據章祝軍說,為了找到合適的種植基地,他幾乎跑遍了金華的山區。后來他看好了塔石鄉,因為香榧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通常生長海拔300—1000米溫和濕潤山地。還要日照少、直射光不強、峰嶺連綿的生態環境!八l的地理位置、氣候等條件適合種香榧,加上目前我們周圍種植香榧的還非常少,我可以利用這個空隙走出創業之路!
可是章祝軍在塔石尋覓了一個多月,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山,不是已經被承包,就是因為山上種滿了樹不能砍,再不然就是面積不夠!币苍S是章祝軍的堅持贏得了上天的眷顧,一個多月后,當章祝軍幾乎想放棄時,從塔石傳來了好消息,說有一片山林剛砍完樹,正好符合他的要求。章祝軍二話沒說,便趕過去簽了70年的承包合同。
山有了,章祝軍心頭的大石頭落下了。趕在2009年4月前,他在山上種下了3000多棵老榧樹。因為種的是老榧樹,再加上章祝軍已經學好了技術而不是貿然上陣,3000多棵老榧樹當年就開花了,現在,累累的果實已經掛滿枝頭。同時,章祝軍自己成功培育了8000多株香榧苗,為下一步自己嫁接培育好的品種打下了基礎。
章祝軍說:“香榧的生長很有意思,一般當今年的累累果實掛滿枝頭,來年的果實也已長成小果,更有后年的小果芽已然爆出,這便是榧子三代相見的奇特個性。”今年的9月,章祝軍將迎來香榧基地的第一批果實。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