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西開發區優秀來料加工經紀人報道
這些天,位于金西開發區湯溪鎮黃堂管理處的“登麗制衣廠”出現了加工商們排著隊等著祝麗娟接單的現象。這名普通農家婦女,多年來憑著不怕吃苦和對服裝行業的熱愛在來料加工這片天地里,為她自己開辟了一條精彩的人生之路,同時,由于她的加工廠出來的成衣品質好,她的來料加工事業也正一步步走上正軌,她亦成為了一名鄉村婦女姐妹的“致富紅娘”。
祝麗娟從小就喜歡服裝裁剪,愛美和不服輸的天性,決定她能在服裝行業里能夠干出點名堂來。2003年之前,祝麗娟有聲有色地經營著自己的裁縫店。2003年,來料加工開始在鄉村悄然盛行,政府也鼓勵城鄉群眾積極參與來料加工業,增加農民收入。祝麗娟心動了,她想,當時村子里有許多的婦女除了平時下地干點農活,就閑著在家帶孩子,尤其農閑季節,經常無所事事。
如果自己辦個來料加工點,一來可以把附近的婦女都聚集起來,大家有個伴,二來還可以幫助大家增加家庭收入,政府這么鼓勵大家參與來料加工是一件大好事。說干就干,2003年底,祝麗娟投入40多萬元召集了60名婦女,邁開了從事來料加工的第一步。
“開始的路并不如我想象的那般順利,第一年我凈虧10萬元。”祝麗娟說,由于沒有經驗,沒有訂單的來源,剛開始的祝麗娟也如無頭蒼蠅只能亂碰亂闖。原因很簡單,她剛開始干,沒人相信她。為了積累客源,加工商們壓得虧本的價格她也做。雖然有著多年的裁縫經驗,但是一開始自己不懂開工價,也常常惹來工人們的不滿。事業起步時的種種險阻,讓祝麗娟有些力不從心了,可是好強的她也從中不斷地成長。她開始細心地學習和觀察,加工點里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件瑣事她都親身參與,并從中得出經驗。“一直到第三年,我的加工點盈虧才拉平,并有了少量的利潤。”經過這幾年的艱辛發展,祝麗娟的來料加工已經逐步走向成熟、穩定的階段,自己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她租用了黃堂管理處老糧站的空房作為廠房設加工點,還在寺平、童村設了2個分加工點,另外擁有工人100多名,專門為義烏、金華等地的廠家加工棉襖、襯衫等成衣。湯溪鎮干部胡衛連介紹,去年,祝麗娟的來料加工點累計發放來料加工費150多萬元,今年第一季度也不遜色,已發放40多萬的來料加工費,為農村閑散婦女勞動力提供了很好的掙錢機會,為她們的增收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祝麗娟憑著自己的努力,也先后被授予“婺城區來料加工誠信示范經紀人”、“金西來料加工優秀經紀人”等稱號。
“致富不忘鄉鄰”,祝麗娟始終以“婦女增收”為工作重點,尋找載體,拓寬致富路子,抓住有利時機,幫助全村婦女增加收入。在她的制衣廠里還有著60多歲的老人,為了幫助她們補貼家用,祝麗娟就把較為簡單的工作分派給她們,讓她們力所能及地獲得一些收入。此外,她還把一些加工工序分離下放,讓更多的婦女姐妹參與到來料加工事業中來。
如今祝麗娟的來料加工點已經成功從“來料加工”向“來單加工”轉型,下一步,她正朝著“來樣加工”而努力。“一步一步來,我希望我能盡我的能力,把這個事情做好,就夠了。”祝麗娟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