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建設中,社區服務的地位和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如何搞好社區服務、完善服務體制、提高服務質量、轉變工作作風,特別是街道社區干部的工作作風,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一、社區服務現狀與存在問題
(一)社區服務領域有待進一步拓寬。目前,社區服務領域雖然逐步拓展,服務內容不斷增多,但還是不能滿足居民群眾的需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修修補補、理發和量血壓等服務項目比較普遍,而關心的金融保險、勞動就業、醫療衛生、社會教育等服務項目還不夠普及,居民群眾就近就地得到幫助比較困難。
(二)社區服務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近年來,為完善服務設施,各級政府在社區建設中投入大量財力。但由于各個社區基礎各異,一定程度上存在服務設施的不平衡性。如有的社區新建居住區多,硬件條件優越,各類設施齊全,功能配套。而有的社區多為老居民區,房屋陳舊,條件簡陋,服務設施就比較缺乏。
(三)社區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一是服務等待時間長,除個別簡便的事項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外,大多數等待時間較長,從申請到最后批準同意,中間的環節過多。如低保申報、特困申請、就業優惠政策的落實等等。二是服務途徑不夠便捷。三是開展社區服務的載體不夠多,不夠新穎,活動開展不夠持久與深入,服務的長效機制還不健全和完善。
(四)社區服務投入有待進一步加大。在社區建設中,上級部門提出一定的硬性指標和規定是必要的,但不管社區的實際搞一刀切也是不可取的。這樣做既不利于社區的全面建設,也會造成一定的資金浪費。如:一方面,在某些達標評比活動中,規定社區某室某所要達到多少面積,才符合參加達標評比的條件,而很多軟件條件好的社區因場地限制,只能靠邊站,從而挫傷了部分社區干部積極性。另一方面,對條件較好、新建的社區投入較大,各類設施建設可謂錦上添花。廣大居民群眾希望政府更加注重“老小”區,加大對“老小”區硬件投入,為這些地方的居民群眾提供更多的條件,方便他們的生活。
二、提高社區服務水平的幾點建議
(一)創新機制,發揮功能。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和物質的需求越來越高,現有的街道365便民服務中心、社區便民服務室、黨員服務中心、社區志愿者組織等街道社區服務網絡所發揮的功能還不能完全滿足廣大居民群眾及轄區單位的需求。
1、進一步強化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室)的工作職能,賦予中心更大的權力。比如說,享受低保的審批等問題需要報上一級有關職能部門把關審批,這樣不僅增加了工作環節,也延誤了時間,降低了效率。能否在規定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將一部分審批權限下放于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室),以提高服務的效率?
2、嚴格執行社區工作準入制,對非社區居委會的工作由職能部門直接操作,社區居委會配合協助,減輕居委會干部的工作負擔,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為居民服務中去。
3、進一步規范為民服務的內容和形式,服務內容應該涵蓋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服務的形式要符合市場經濟運行規律,要在政府引導下逐步走上市場化道路,采取無償和有償(低償)相結合的途徑,志愿者服務作為有益和必要的補充。
(二)整合資源,提高效率。有效地整合社區資源,為社區居民群眾服務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要充分做到資源共享,應當抓好以下幾件事:1、政府行政部門對各種組織和機構提出指導性意見,大力提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并把此項工作列入評先爭優的工作中去,鼓勵他們把本單位內部資源向社區開放,為居民服務。
2、重視共享資源保護工作,如對轄區單位資源的利用,不能妨礙他們的正常工作和生產經營活動,向廣大居民群眾進行必要的宣傳教育,共同愛護各種資源,對于價格昂貴,容易損壞的設施,要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盡最大可能減輕提供資源單位的損失。
3、實行跨社區資源共享,改變當前僅局限于社區范圍內的資源共享模式,如可實行街道轄區內的資源共享,條件成熟時在全區范圍內資源共享,這樣的好處在于既給廣大居民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又可以給提供資源單位增加一定的經濟效益,還可減輕政府部門為社區活動建設設施的投資負擔。
(三)加大扶持,形成規模。近年來政府在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創建、弱勢群體等方面的扶持成效明顯,得到了廣大居民群眾的肯定。但是社區服務工作中需要政府扶持的項目還很多。對此,我認為應抓住重點,量入為出。首先,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扶持,政府應在技能培訓、就業安置、困難補助方面要舍得投入,既要考慮年老體弱的人員,也要考慮工作年限較長的同志,真正體現黨和政府的溫暖。其次,對殘疾人和體弱多病者的扶持。建議政府在對殘疾人和體弱多病者的扶持上,采取特殊的政策。第三,對公共事業的扶持。對公共活動場所及設施,政府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財政上予以安排,并在條件許可時動員社會力量參與。
(四)務求實效,消除形式。在目前社區服務中,還存在一些不對稱的現象,如社區志愿者數量不少,但服務活動不多;社區服務的項目不少,但真正受益的居民不多;各類組織不少,但真正起作用的不多。因此,要解決這種不對稱現象,應從以下方面注意把握:
1、要有針對性設立社區服務項目。社區服務項目的設置要從群眾實際出發,不能為了求數量、求形式盲目設立。當前除了一些家政服務、家電維修等與群眾聯系密切的服務項目外,更應注重弱勢群體的醫療、困難救助等問題,可以把服務窗口設到家門口.
2、要使社區服務盡量達到成本最小化和服務社會化。社區服務,政府的扶持是非常重要的,但還需要社會各方面來予以關注和支持,政府部門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提倡和鼓勵全社會來為社區服務出力,從而實現社區服務成本最小化和服務社會化。
3、因地制宜,有所為有所不為。社區服務要結合社區實際,群眾需要的,街道社區有能力做到,就千方百計辦到;條件和能力不具備的,要想方設法解決;對條件確實達不到要求的,要采取制定規劃、資源共享等辦法為居民解難,防止搞花架子、勞民傷財。
4、社區服務逐步市場化。隨著社會發展,社區服務市場化程度會越來越高。社區內各種新經濟組織層出不窮,但主動進入社區服務運作的目前還不多。政府要重視教育和培養各種新經濟組織,包括中介組織的參與社區服務意識,使他們從政府引導向自覺參與轉變,也使社區服務機制達到良性循環。 (作者系城中街道辦事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