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職校邀請周邊鎮、村領導舉行校園發展懇談
“九峰職校通過50多年來的發展,學校品牌進一步顯現,目前已成為金西大地培訓人才的搖籃。”“學校要走校企合作之路,讓學校成為各企業的實訓基地,促進地方經濟發展……”4月27日至29日,在連續三天的九峰職校發展懇談會上,湯溪、羅埠、洋埠、莘畈、蔣堂等校園周邊鄉鎮的書記、鎮長和村兩委主要領導,匯聚一堂,共商學校發展大計。
創辦于1958年的九峰職校,學校占地230多畝,是目前我市范圍內校園面積最大的學校之一。現學校開設專業11個,擁有省級示范專業1個,在校生1600余人。其中數控、電子、種養業都是學校的品牌專業,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特別是今年該校開設的現代農業教育基地,將農業認知學技、運動拓展、休閑娛樂捆綁開發,立足金西,放眼全國,走科學發展之路。以先進制造業和現代農業兩個基地建設為發展主線,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專業結構,重點發展省級機電實訓基地引領下的數控技術、機械加工技術、焊接技術、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教育基地為中心的畜牧獸醫、特種動物養殖、觀光農業技術、農業信息技術、村務管理、藥物制劑技術等專業。2009年,九峰職校共承擔各類培訓17期67個班,培訓學員3000余人,為服務金西的工農業生產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各與會人員在聽取學校匯報和實地參觀了校園建設后,又親歷了學校新近開設的現代農業教育基地,他們對學校的發展思路給予了積極的肯定。湯溪鎮下新宅村村支書戴曉明說,現代農業離不開科學技術,九峰職校順應時代潮流,及時開設現代農業教育基地,為新農村建設培養后備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羊爸爸”農業發展公司總經理戴增榮認為,現代企業技工荒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關鍵,九峰職校通過各種培訓,為企業儲備了大量的有用人才,為金西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許多與會者還提出了校企合作、培養技工的設想,借助學校的師資力量,以短期技能培訓方式,切實解決目前企業用工荒問題。塔石鄉井上村村主任葉榮興就農業專業提出了開拓辦學思路,開設特種養殖、疾病防治類教學的建議,以滿足農村養殖戶的需求。羅埠鎮蓮湖嚴村村支書嚴慶敘提出,要讓學校多組織“送技下鄉”活動,為老百姓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還有部分養殖戶、企業主的村干部,對學校專業設置以及人才培養表示了極高的興致,紛紛表示今后要加強與學校間的合作,共同推進金西的經濟、社會發展。
在三天的懇談會上,九峰職校還發放了征詢意見表400多份,力爭集思廣益,匯聚眾長,為學校尋找發展契機。懇談會期間,許多與會人員紛紛建言獻策,現場就收回反饋意見表253份。校長張建瑜表示,學校將匯總各方意見,盡快理清思路,使九峰職校真正成為金西大地上人才培養的“黃浦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