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拆除危舊房38.3萬平方米,改造建設農村住房3885戶
婺城區自實施農村住房改造建設以來,在全區選擇了27個具有代表性的村作為試點村,積極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模式,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堅持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念好了“廣、深、嚴、活、實”這五字訣,取得了一定成效。到目前為止,全區已拆除危舊房面積38.3萬平方米,改造建設農村住房3885戶,其中今年一季度完成1315戶。
在宣傳發動上注重“廣”字。農村住房改造工作是一項惠民工程,為了爭取廣大農村群眾對開展該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婺城區充分運用了電視、網絡、報紙等宣傳媒介,對開展農村住房改造工作的重要意義,開展農村住房改造工作的目標、政策、措施進行全方位的大力宣傳,使廣大基層干部和群眾能夠詳細掌握有關政策及工作開展情況。區委、區政府分別還先后四次召開動員會及推進會,各鄉鎮、試點村都組織相關工作對象召開了工作動員會,傳達貫徹有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本地工作開展。通過媒體宣傳和廣泛深入的動員,進一步統一了全區廣大農民的思想,有效確保了農村住房改造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規劃編制上注重“深”字。婺城區制定出臺了《加快農村住房改造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編制了《婺城區2009-2012年農村住房改造四年規劃》,四年內全區要完成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救助970戶,改造建設農村住房1.1萬戶,完成建設用地復墾760畝。針對我區村莊多、小、散,規劃布局不盡合理,建房用地不夠集約,一些農戶正常建房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問題,對2005年編制的《婺城區村莊布局規劃》進行了修編完善,明確了發展定位,加強了全區層面的規劃指導。同時,根據各村發展定位情況,由區規劃分局、鄉鎮、村三家共同研究,對各村的具體規劃進行了修編。湯溪鎮宅口村鄰近九峰山景區,該村的村莊規劃修編就圍繞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產業這一中心進行,使農村住房改造工作兼顧村莊當前和長遠發展的需要。
在政策執行一注重“嚴”字。婺城區在全面貫徹村級民主議事程序的基礎上,明確要求制定村級農房改造政策必須要經過村兩委會、村民代表大會、村戶主大會的一致通過。白龍橋鎮葉店村的農房改造政策經過了村兩委會、村民代表會、戶主會等50多次會議的研究討論,并經過98%以上戶主的簽字認可,使廣大農戶參與了政策形成的過程、了解了政策內容,并讓政策惠及大多數農戶。在農房改造過程中,婺城區嚴格實行“一戶一宅,先拆后建”的政策,引導廣大農戶自覺拆除舊房。通過嚴格執行有關政策措施,我區的農村住房改造工作得到了廣大村民的支持,有效確保了各項工作在和諧中推進。
在工作方式上注重“活”字。針對目前農村大多數舊房都為老年人居住的現狀,婺城區創新推廣了“老人跟著子女走”的安置模式,并在湯溪鎮宅口村進行了成功實踐。對農房改造工作中出現的拆遷面積與新建面積不一致的情況,根據村情靈活采取了置換和補償政策。白龍橋鎮葉店村還按地段將宅基地劃分為不同的標準,實行有償使用。通過推行有償選位方法,葉店村增加集體收入近1400多萬元,目前這部分資金已經全部用于村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升了該村的新農村建設水平。
在工作機制注重一個“實”字。成立了區、鄉、村三級農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區農房改造工作辦公室。2009年的27個農房改造試點村,都分別由區四套班子領導負責聯系指導工作,并明確所在鄉鎮的黨委書記為試點村的具體工作責任人。明確農房改造工作由區農辦負責牽頭,區城建局、區國土分局、區規劃分局為各項具體工作的責任單位,切實加強了業務指導和工程質量監管。同時,區城建部門還設計了十余套富有婺城地方特色的農村住房建設圖紙,供農戶免費使用。同時,將農房改造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考核的重要內容,有效形成了全區農房改造工作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