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臟換來萬家潔
———記婺城區誠信家政服務部負責人馮愛國
管道疏通工被稱為城市“清腸人”、“管道郎中”、城市“地下美容師”,他們載著沉重的疏通機械,日夜穿梭在城市社區、鄉村之間,為千家萬戶排憂解難,他們的工作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馮愛國師傅就是一位管道疏通工,今年五十多歲,操著一口濃重的江西口音,從2002年至今,他已在金華從事了八年管道疏通工作。馮師傅告訴記者,在干這行之前,他是江西九江市一家國營工廠的工人,由于企業經營不善破產改制,他成了一名下崗工人。之后,他嘗試過賣肉生意,因為客戶賒賬,使得生意的墊資成本、經營風險都很大,所以就果斷地放下這門生意。2002年,在親友的帶動下,他來到金華從事管道疏通這門生意。
“剛到金華的時候,人生地不熟,全靠也是做這行的親友悉心幫助指導,加上自己注重誠信和服務質量,舍得吃小虧,生意一天一天逐漸好了起來。”談起創業的艱難,馮師傅深有感觸地說。管道疏通主要是做疏通排污管道、下水道及清理化糞池等工作清理出來的垃圾物、污穢物又臟又臭,旁人皆唯恐躲之不及。可生性憨厚、不善言辭的馮師傅在為居民服務時,從來就不會去考慮臟、累兩個字,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業主滿意,滿足業主的要求。不做表面文章,確保服務質量,注重誠信經營,收費公道合理,馮師傅的誠信家政服務部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和好評,生意也是蒸蒸日上、紅紅火火。據馮師傅介紹,現在他的生意基本上是靠老客戶介紹新客戶積累帶動起來的,用不著去發小廣告或是貼“牛皮癬”,生意旺的時候都忙不過來。
做管道疏通這一行非常辛苦,不管是深更半夜,還是除夕春節,只要接到維修電話,馮師傅就會騎上那輛老舊的電瓶車,風雨無阻,準時出現在維修地點,幫助居民“排污止漏、疏通管道”。從當初的人生地不熟到如今大街小巷到處跑,只要隨便說出一個地方,馮師傅都能準確清楚地“定位”,簡直就像金華市區的“活地圖”。馮師傅說,他的客戶群不僅在城區,就連湯溪、白龍橋、金東區的曹宅都有電話打來請他過去疏通管道。他告訴記者,由于他本人也是出身農村,深知群眾的冷暖疾苦,在給一些生活困難的低保戶、孤寡老人服務時,一般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低微的手續費。
如今,馮愛國一家人都在金華工作生活,金華成了他名副其實的第二故鄉,一家人和睦融洽,日子過得滋潤而幸福。“今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多干活、多掙錢,爭取在金華擁有一套房子,做一個真正的金華人。”馮師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