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環保事業進行到底
——記首屆“越爾杯”環保獎獲得者曹榮安
做好人學雷鋒,從自己開始;做好事講環保,從我做起。 ——曹榮安
曹榮安是金華市知名的環保老人。他從1982年起,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收集了大量環保知識圖片和雷鋒事跡資料,開展雷鋒圖片展,大力宣傳環保知識。他帶領少先隊員制作廢電池回收箱,積極組織舉報出售青蛙和其他野生動物的行為,曾獲浙江省首屆慈善(個人)獎、浙江省綠色公益使者、浙江省十佳少先隊校外輔導員、浙江省2001-2005普法宣傳先進個人。
與環保結緣30年
曹榮安原是工商銀行金華市分行的一名職工。上世紀80年代之前,“環保”在很多市民心中是一個陌生的詞匯。80年代以后,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環境改造的頻繁,環境保護這一現實問題才逐漸為社會所重視。1982年,曹榮安收集到一枚“國際飲水供應和環境衛生10年”的紀念郵票,后來又在《集郵》雜志12期上看到了一篇題為《將來的一滴水,將和血液等價》的文章,文章講到“2100年地球上所有的河水將被耗盡,到2230年地質圈內所有的水資源儲備都將被人類耗盡”。這些話對他觸動很大,讓他深刻地認識到水的重要性。于是,他萌發了搜集環保郵票的念頭。
上世紀90年代,金華的經濟建設蒸蒸日上,曹榮安覺得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亟待提高。于是在1992年,他將收藏了整整十年的環保郵票,特別是水利郵票,在金華市郵展上首次展出,當時,以“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為主題的郵集還獲了獎。此后,他又陸續推出《水與生命》、《你了解水嗎》等郵集。在他的郵集中,郵票涵蓋國內外。在他看來,收集這些郵票花多少錢無所謂,重要的是這些郵票能讓人們更清醒地認識環境保護的現狀,進而樹立一種環保意識,并且身體力行去保護環境。
曹榮安在搜集郵票的同時,也在一點點地搜羅其他與環保有關的東西,如糧票、油票等票證,還有門券、站臺票、電話卡、剪報、書畫等等。隨著經濟的發展,環保的話題也越來越被大家所關注。1998年,曹榮安從中國工商銀行金華分行退休后,開始全身心地投入環保宣傳。在他的倡議下,2000年金華市第一個環保志愿者組織——“綠色之友”成立。現在,正式登記在冊的“綠色之友”已經有1012名。
用“雷鋒精神”宣傳環保
2001年下半年,沈陽郵友寄給曹榮安一套12張雷鋒紀念明信片。作為一名上世紀60年代的退伍老兵,對雷鋒有著非同一般的情感,得到這套明信片以后,他想,雷鋒精神是一種無私奉獻的永恒精神,雷鋒一如既往地默默奉獻,我們對于環保也應該持有這樣一種心態。環保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應該持之以恒地去做,這是義務,是責任,是不應圖回報的一種付出。從那以后,他就留意與雷鋒相關的一切郵品資料和紀念品。
平時,曹榮安經常到古子城古玩市場和人民廣場上的舊書攤,尋找雷鋒書籍、報刊、雜志。小到幾塊錢的報刊連環畫,大到幾十塊錢的書籍,只要與雷鋒相關,他就掏錢。經常有人說“雷鋒沒人要了,現在誰還學雷鋒啊”,可曹榮安不這樣想。為了收集資料,他還專門在專業報刊上登廣告,尋求郵友的幫助。現在,曹榮安家里有許多與雷鋒有關的圖片、書籍以及電影海報,是國內第三家純民間的雷鋒文獻資料室。
5月8日,在市、區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曹榮安的“雷鋒文化館”正式亮相。曹榮安說,收藏雷鋒是為了學習雷鋒、弘揚雷鋒精神,多做好事,而他所謂的“好事”便是環保。他用廢棄物制作了精美的數萬張展覽、演講用的宣傳貼片;用廢棄橫幅制作數百只環保袋發放與展覽。他不斷深入部隊、院校、社區舉辦各類關于雷鋒、關于環保的展覽。至今,他用多種形式宣傳、演出、演講、展覽、發放資料,實踐活動數百次,平均每年達45次以上,應邀去浙江大學、紹興文理學院演講、展覽。先后赴北京、上海、遼寧、山東、湖南、江蘇、重慶、四川等10余省市交流宣傳。被浙師大、73051部隊、金職院、金華四中、社區等近20余個單位聘為學雷鋒、講環保義務宣傳員;應邀參加浙江首屆海外赴香港與澳門、臺灣環保社團交流,獲高度評價。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