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城外有個村子叫朱基頭,清朝年間,這里出了個武狀元,他就是朱秋魁。
朱秋魁小里候是個結實的小胖墩,他很會“打抱不平”,專打會欺負人的孩子,不是把人家打得頭破血流,就是把人家打得鼻青臉腫,三天兩頭有家長陪著被打的孩子,找朱秋魁的父母親“告狀”,弄得朱秋魁的爸爸媽媽不但賠出醫(yī)藥費,還要賠笑臉陪不是。每到這時候,朱秋魁就站在父親身后,不服氣的對那家長說兩句:“誰讓你們不教好孩子,讓他欺負別的同學,我就是不服!”
一天,又有一個家長,帶著被朱秋魁打得鼻子出血的孩子來到朱家,氣勢洶洶地指著朱秋魁父親罵:“你在衙門里當那么個芝麻綠豆大的官,有什么可了不起的,只會生孩子不會教孩子,你的小子懂幾下三腳貓功夫,只敢欺負村里的同伴,豬狗都不如!有力氣有本事到皇帝面前去試試,奪個武狀元回來,給朱基頭揚揚名,才算是真正本事!”
這幾句話剛好讓站在房里的朱秋魁聽到了。晚上,他不敢對父親多嘴,只好對母親說:“娘,我打人是錯的,今后不打了,我長大要去考武狀元,好不好?”
“什么?考試狀元?吃根燈草,想輕巧,小孩兒也不想想自己身上有幾滴血。聽說考武狀元不光要比力氣大,舉千斤鼎,還要比竅門,騎在馬上射箭,還有刀功,棍功都要比試,還要比空手打老虎,你有這個膽量,有這個本事嗎?”見朱秋魁悶聲不響,他母親又補了一句:“百樣事情百樣竅,只怕竅門找不到,要想竅門找到,先要功夫學到。沒有鐵硬的真功夫真竅門,想做什么狀元,這是悃在被窩里做夢!”朱秋魁還是一聲不響。不過從那天以后,除了吃飯,白天家里就看不到朱秋魁。他每天很早跑到大黃山沒人的地方去練力氣,練功夫,找竅門,他遠遠地盯著一張樹葉,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看得兩眼發(fā)痛,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幾個月下來,看這張樹葉像扇子一樣大了,然后拿起小樹杈做的彈弓彈石子瞄準,日日如此從不偷懶,自然再也沒人到他家“告狀”了。
工夫不負有心人。隨著多年堅持不懈練習,朱秋魁的力氣、箭法、刀功、棍功大有長進,他也長成了一個英俊魁梧的青年。金華府考試中了武秀才,省里又考上武舉人,到京都比武,一只手舉起500斤的銅鼎,氣不喘腳不抖;比刀功棍功又都是冒尖,騎在馬上比箭他也是“百步穿楊”,箭箭射中靶心。
比武的最后一個項目是空手打老虎。朱秋魁大步走進大籠子里,訓虎人就把小籠子里的大虎放進大籠子里。比武場上四面看的人有幾千,大家看到大老虎沖到朱秋魁面前,紛紛喊叫起來,有的喊:“大塊頭,快打老虎。 庇械暮埃骸敖鹑A佬,快逃!老虎要吃人的,什么狀元不狀元,性命要緊!”
正在大家大喊大叫的時候,只見這只老虎抬起頭看看朱秋魁。嘿,這老虎不但認到朱秋魁,還同朱秋魁是好朋友。老虎像狗一樣對朱秋魁搖搖尾巴,好像說:老朋友,你來了。
原來朱秋魁提早三天來到京都,他當天就到比武場上,剛好看見這只老虎在鐵籠里走來走去想吃中餐,朱秋魁當即想到他娘講的“找竅門”這句話,他就到肉店買來三斤精肉,趁著訓虎人不在,給老虎喂了九次,所以老虎每次看到朱秋魁就很開心。你別看老虎兇,其實老虎也很講義氣的。這時候老虎看見朱秋魁,就尾巴搖搖,好朋友,謝謝你的關愛,你又給我送吃的來了嗎?老虎正開心,朱秋魁伸出雙手用出全身力氣,對準老虎背“叭噠”一下,就把老虎推了個四仰八叉,昂首挺胸大步跨出籠子關好籠門。四周幾千觀眾一看,大喊:“嗬!英雄好漢金華大力士!”看臺上的乾隆皇帝也跟著喊:“英雄,真英雄!”
朱秋魁空手打倒了老虎,打敗了全國所有參加比武的舉子,奪得了武狀元,終于為朱基頭村,為金華打響了名氣。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