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富民興村的“鐵塔”
———記第二屆“個協杯”創業自強獎獲得者盛斌
地處山區,不靠山、不靠田,卻靠著鐵塔安裝這一“打工經濟”脫貧致富奔小康。十多年來,莘畈鄉方家村1/3左右的村民從事了這項工作,鐵塔安裝的收入占村民總收入的60%以上。去年,該村農民的人均純收入也達到了4800元,增長20%,鐵塔安裝成了方家村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而探索出這條路的人就是盛斌。
“作為一名區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一定要在創業富民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昨日,盛斌告訴記者,村里連續十天召開了村兩委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方家村的發展之路。目前,他把手頭的生意交給其他人負責,今年他的工作重點就是要帶領方家村創建省級農家樂示范村、區級綠化示范村,進行農房改造。
盛斌是婺城區第二屆“個協杯”創業自強獎獲得者。1992年,21歲的盛斌辭去了供銷社的崗位,在村里開起了劇板廠,帶動村里的閑散勞動力就業。1996年,盛斌了解到附近一些村村民在鐵塔安裝行業做得比較成功。他敏銳地感覺到,隨著通訊產業的發展,鐵塔安裝作為一個需要一定專業技能的工作,能為村民帶來就業機會和收入,前景非常好。2000年,新當選村主任的盛斌帶頭搞起了鐵塔安裝,全村近百名村民跟著他走南闖北從事鐵塔安裝,現在,一般勞動力都有每年4萬元左右的收入。
“雖然創業的過程中碰到過不少困難、也有窮困潦倒的時候,但我始終都樹立生活的信心。”盛斌告訴記者,這么多鄉親跟著他,他必須努力讓生意越做越好,讓大家覺得踏實、放心。盛斌盡心敬業,找業務、拓市場,不僅攬回周邊城市的鐵塔安裝業務,生意還延伸到上海、湖南、湖北、海南、廣東、青藏等地。在帶領村民致富的同時,盛斌十分重視安裝人員的人身安全,每年都會聘請專家進行安全技能培訓,講授安全知識,并根據需求,以專業技術和適應能力為重點,抓好高空作業安全知識考試,做到每個高空作業人員都能持證上崗,他的安裝工程隊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
在生意中,盛斌注重誠信,從不拖延工期,也不拖延工資,并以品質贏得了信任。2004年8月臺風“云娜”襲擊浙江,給浙江的通信、電力行業造成了巨大損失,但方家村工程安裝隊為浙江移動、聯通安裝的600多個通信輕型塔、拉線塔個個安然無恙,經受住了臺風的嚴峻考驗,得到了省通信管理局、移動、聯通公司的表揚。由于在技術、資源、服務等方面都積累了一定的優勢,盛斌的安裝隊在業內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效應,現在業務量完全不用擔心,都是客戶主動上門聯系。而且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村里、鄉里也有許多年輕人開始了自主創業。目前莘畈鄉共有60多個鐵塔安裝隊伍,華東地區的絕大部分業務都是由莘畈鄉的工程安裝隊完成。
“做事先做人,才能事半功倍”。這一直是盛斌的人生信條。在家中,盛斌是一個孝子,每年的父親節、母親節,他都不忘回家看望父母。在村里,盛斌是個好支書,每年的重陽節,他都會為村里的老人送上節日的問候,去年個人捐出2000多元為老人購買長壽面等物資;誰家有困難,他也會主動關心,今年他又為困難村民盛竹英家里捐助了1000多元。“只要村里有事情,一個電話,盛斌都會馬上趕回來處理。”村主任盛根如告訴記者,盛斌對村民和村里的建設都非常關心。
在盛斌擔任村主任、村支書期間,方家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飲用水改造、道路硬化、路燈安裝、小流域整治等都已完成,山區的休閑旅游業也得到了發展,村民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今年是我擔任這屆村支書的最后一年,我要抓緊時間為村里多做事情。”盛斌告訴記者,莘畈鄉的發展方向是生態休閑旅游業,方家村也要以此為契機,大力挖掘旅游資源,發展農家樂,目前已經完成了水上游樂項目、農業休閑觀光采摘園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正在培育農戶個人的農家樂接待點和村里的旅游接待中心,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村民收入,還可以壯大村集體經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