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長期從事新聞工作,經常采訪官員、參加他們舉辦的各種記者招待會,總覺得一些領導干部答記者問的水平亟待提高。
這里首先有一個認識問題、態度問題,然后才是技巧問題。答記者問是現代政治的一種運作手段,是政治文明的一部分,是主動提供信息、溝通意愿、爭取民心、獲得支持和改進工作的重要途徑。切不可有應付、對抗的心理。以低標準來要求,起碼須做到幾個“不要”:
一、請不要做報告。答記者問是有問才答,不問不答。雖有時也可借題發揮,但不可太多。常見的毛病是不管人家問什么,只管念自己事先準備好的稿子,做了一個小報告;甚至是故意占住時間,怕人多問。一般的講話,即使必要,最好也不要超過5分鐘,長則有水分,長則惹人嫌。二、請不要抖家底。一些地方官,不管回答什么,總不厭其煩地將自己所轄地的土地、人口、物產、產值,甚至山川、歷史、氣候,全都抖摟一遍。他們不明白,所有的記者都是挑最有個性的材料和語言寫稿,空話、套話,說了也白說,統統不會報道。
三、請不要居高臨下。答記者問就是答客問。對客人要尊重、客氣。不要顧左右而言他,這樣不禮貌,人家覺得你心不誠。也不要以不變應萬變,使用外交辭令,這樣給人“滑”的感覺,有損官員的形象。
四、請不要有對抗心理。問題有時可能尖銳,但不必介意,不要立即擺出一副防范、抵抗狀,這樣問答將無法進行,還可能激化矛盾。不要向記者發脾氣,更不可動粗。就算已看出是對方設的圈套,也要機智地、有風度地繞過去。
五、請不要念稿子。試想,你與親人、朋友談話,或者你年輕時談戀愛是否也先有一份稿子?有稿,就有其心不誠、其人無能之嫌。講話的前奏不要太長。答問,是借問作答渾然一體,如太極拳之借力發力,四兩撥千斤,一開口即要接上記者的問話,不要自加前奏,自泄其氣。
六、請不要上專業課。答記者問就是通過媒體普及你的思想,你的觀點。你講得又專又深就等于白說。錢學森要求大學畢業生交兩篇論文,一篇專業論文,一篇科普文章。真懂方能深入淺出。官員也要有兩種本事,一是起草文件、寫工作報告;二是動員群眾,包括回答記者。七、請不要假裝幽默。幽默是寬余的表現,是達到目標的同時還有一點花絮,如籃球的空中扣籃,足球的倒勾射門。沒有真本事,不要玩幽默。許多官員以為幽默就能得分,結果,身子能倒勾,球卻進不去,弄巧成拙。
八、請不要借機捧上級。大型記者招待會,有時是各級干部出場,由領導主持。常有人借答記者問,吹捧上級,讓人肉麻。
這些“不要”,都是我從記者招待會上屢屢看到的,現仍不斷發生的。特整理奉上,以資借鑒。
———2010年3月24日《人民日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