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城門下,昨天迎來了一場由農民和市民一起演繹的文化秀——
婺城空前上演文化PK大賽
——首屆婺城區“浙中建材”杯城鄉文化交流大賽掠影
“太精彩了,你們跳得太好了。”剛一下臺,羅埠鎮孫家村戴曉紅、戴曉云兩姐妹就拉著城東街道通園社區潘麗丹的手,嘴里不停地夸著。“你們也跳得很好呀。我們還要多向你們學習!迸他惖ひ不匚罩忝脗z的手說。
昨天,在連接古代和現代的金華市區八詠樓保寧門廣場前,一場城市與農村文化交流的PK大賽,使充滿古婺文化氣息的保寧門顯得更加熠熠生輝。
據了解,開展城鄉文化PK賽是婺城區“激情婺城”文化藝術節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該區按照“月月有主題活動處處有激情演出村村有文化項目”的思路,推出了貫穿全年包含三大板塊28項活動的文化藝術節。目前,婺城區已舉辦了“慶元宵”農民坐唱班擂臺賽,首屆茶花節、油菜花節,第三屆精神文明“草根獎”頒獎典禮,“婺劇進校園”啟動儀式,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周等9項活動,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何更好地促進城鄉文化交流,共享藝術資源,婺城區推出了城鄉文化PK賽機制。采取主、客場輪流舉辦制,變單向的文化下鄉為雙向的城鄉文化交流!盎鶎游幕姆睒s和發展需要不斷的創新,讓1173支農村文化隊伍與社區500多支文體隊伍一起交流,使農民和社區居民共享藝術資源,這就是推進我區基層文化建設的一項創新舉措。”婺城區委書記陳陸一說。
“跳得好,跳得真好。”羅埠鎮孫家村代表隊表演的歌舞《越來越好》的演員們一下臺,站在一旁觀看的盛小花阿姨就一邊拍巴掌,一邊不住地表揚。盛阿姨說,她一大早過來買菜,看到這里有演出,菜都沒買好就趕過來看了,“現在農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農民朋友的舞也越跳越好,挺讓人羨慕的”。
農民朋友的節目贏得了滿堂彩,這邊城東街道代表隊的演員可坐不住了,沒等主持人走下臺,大家就“咚、咚、咚”地上臺了,跳起舞蹈《異域風情》。一曲跳完,臺下又是喝彩聲一片。
觀眾看得過癮,臺下演員們交流得也很歡。戴曉紅、戴曉云姐妹倆平時就喜歡唱歌跳舞,自從村里成立了文化隊伍后,她倆就成了村里的文化積極分子。“越跳越開心、越跳越年輕、越跳越苗條。”姐妹倆笑著說,“不過,這次我們和城里的姐妹一比,就看到了差距,她們不但跳得好,表演也好!
“你們也不容易,自編自導自學成才。”城東街道通園社區的潘麗丹說,“看到農村姐妹們的精氣神,我們真開心。”
“我們要向你們多學習,你們的節目有小品、有戲曲、有歌舞,內容比我們豐富。我們回去一定要好好練習,下次PK,我們一定會表演得更精彩。”戴家兩姐妹向城東街道的姐妹們發出了“挑戰”。
“這種形式好!敝鲃訁⑴c首屆城鄉文化PK賽的浙中建材市場負責人張為民告訴記者,“城鄉文化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鄉文化PK賽是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很好載體,我們要積極支持,主動參與,共同推進文化繁榮發展,為城鄉一體化和社會和諧發展作出積極的努力!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