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生要做孝順兒
———記“山山杯”孝敬老人獎獲得者余慶豐
古人云:子欲養而親不待。羅店鎮西吳村村委會主任余慶豐對此感受頗深:“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年老的時候,孝父母敬長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以來,他對父母十分孝順,特別是成家立業之后,更是竭盡所能地讓父母過上一個幸福、舒適的晚年。
“我父母當時經濟條件差,養我們很不容易。他們年紀大了,我當然要好好照顧他們。”在余慶豐眼里,照顧老人是理所應當的事,而妻子吳惠清對老人的好更是無微不至。平日里,盡管工作很忙碌,余慶豐夫婦一直很注重父母的飲食起居,妻子做菜手藝好,便時常根據老人喜歡的口味換菜式,營養補充更不用說。一到換季,就會在逛商場的時候,給老人們添置新衣服。為了讓父母睡覺更舒適,余慶豐不僅將房間布置得簡單舒適,還在十幾年前專門給老人裝了空調,這在當時還很少見。“這幾年,家里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我們希望能讓老人多享福,能夠吃好、穿好、住好、玩好,所謂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嘛。”余慶豐說。五年前,余慶豐的父親去世了,余慶豐把更多的愛放在了母親朱金菊身上,不僅不讓母親沾一點家務活,只要一有空,就會在家陪母親或者帶母親出去走走。“我今年75歲了,身體不是很好,多虧了兒子、兒媳婦,對我樣樣都照顧得很周到。”朱金菊逢人便夸,“慶豐好,社會好,我們這輩老人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嘍。”
除了孝敬自己的父母外,余慶豐對村里的其他老人也十分關心。西吳村現有60歲以上老人300余人,作為村主任,余慶豐一心想要改善村中老年人的生活條件。2009年,他和村兩委班子一道,投入上萬元資金,對村老年活動室進行了改造,添置了一些設備器材,建立了電視播放室、棋牌室、健身場等活動場所,讓老人們閑暇時有地方聚會、消遣。同時,積極組織老人們成立老年戲曲坐唱班、體操健身隊,豐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現在,坐唱班有七八名成員,他們每天都會聚在一起練習,拉拉二胡,唱唱婺劇,特別開心。“搞活動是件好事情。在農村,老人們最喜歡的莫過于看戲聽戲。一到快過年的時候,老人們都在期待戲班子來村里表演。”余慶豐笑著說,這幾乎成了老人們的“盛宴”———基本上全村人都會去看戲聽戲,大部分是老人,還有孩子和小攤販,場面十分熱鬧。在余慶豐的帶領下,村里干部和企業老板每年紛紛解囊,出資邀請戲班子來村里為老年人唱戲,“今年春節我們村就唱了8天8夜的戲,可把大家樂壞了。”
每逢重陽節、春節等重大節日,余慶豐還會組織村干部對困難老人進行走訪慰問,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與此同時,余慶豐很重視對年輕一代的教育,除了以身作則之外,還因地制宜開展各類宣傳,在全村樹立“孝父母敬長輩”的良好風氣。“一代做給一代看,孝順的好傳統不能丟。我們要做父母的好兒女,做兒女的好父母。”余慶豐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