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快樂叫風雨同行——記“長生杯”愛心慈善獎獲得者梅先鳴
今年53歲的梅先鳴是省第三地質大隊的基地辦主任,住在城北街道祝豐亭社區。社區主任陳燕介紹,盡管工作很繁忙,但是梅先鳴卻一直熱心公益活動,積極為地震災區捐款獻愛心,并參與“陽光翅膀,關愛單親”扶貧助困等活動。居民都說他是一個“以善為本,以施為樂”的好大叔。
梅先鳴說,通過“陽光翅膀,關愛單親”扶貧助困活動,我感受到了太多的快樂。去年年初,金華晚報發起“陽光翅膀,關愛單親”志愿者活動,梅先鳴成了第一批志愿者。一年多來,梅先鳴參加了很多次結對幫扶活動。上個月,梅先鳴就和自己的同組伙伴去看望了湯溪鎮的結對對象伊佳婧,給她送上了蛋糕、新衣、新鞋、可愛的日記本和四色圓珠筆,還帶她到湯溪寺平古村去游玩了一番。
伊佳婧母親雖然還在,卻不再照顧她了,所以,生活境況較為困難,性格有點孤僻。梅先鳴說:“雖然每次去看她,大家都會帶上禮物,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帶去了我們的愛。”梅先鳴認為,物資上的幫助是暫時的,幫助這些孩子養成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技能,改進學習方法,學會工作勞動的技能,才具有長遠的意義。所以,他們逢年過節都會統一組織活動,去看望這些孩子們。
“自從與伊佳婧結對以來,我們先后帶她到寺平、浙師大科技館,還有市區很多地方游玩過。”梅先鳴說,他們希望能給予孩子更多親人的關懷,盡量縮小他們和普通孩子的距離,幫助他們挺起胸膛飛得更高、更遠。
梅先鳴曾寫過一首題為《留下我們的愛》的詩,其中有一段這樣寫道:今天/我的同行們/是帶著慈愛和母愛/來到這些孩子的中間/用她們做母親的心/去關愛每一個支助的孩子/用心/誠待這些需要關心的孩子們/多想再留一下/和她(他)們說說話/更想把這真誠的愛/統統的/留給孩子們。從這首詩里可以讀出他對孩子們奉上的一份真情。
談起這么喜歡“陽光翅膀,關愛單親”活動的原因,他說:“有一種快樂叫風雨同行。”他說,在慈善活動中,人人都會卸下自己的偽裝,彼此真誠相對,在這過程中,他看到了“善良”。與善良的人一起,風里來,雨里去,也都是快樂。
“所以,我認為我們不要單從為慈善活動做事情的角度思考,更多的應該說,參加慈善活動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很多快樂。如果人與人都如此真誠相對,那么在一起做什么都是開心的。”梅先鳴說,“有一種快樂叫風雨同行”這句話,他將永遠踐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