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兩區”建設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現代農業綜合區創建點的確定,標志著“兩區”建設開始邁向實施階段。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將根據設施裝備優良、技術模式先進、產品優質安全、經營機制創新、管理服務到位、示范效應明顯的定位,強化規劃引導,加大資金投入,開展高標準建設,為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提供示范樣板
婺城生態農業方興未艾
大手筆打造“現代農業樣板區”
湯溪鎮是我區農業大鎮,農業產業基礎較好,產業集聚度較高,有萬畝糧食基地,千頭奶牛基地,萬頭生豬基地,3000畝茶葉基地,3000畝特色蔬菜基地以及4個特色水產基地等,產業優勢明顯,基地集中連片,加工服務配套,農業基礎條件較好,是一個很好的現代農業建設基地。根據我區產業特點和發展方向,確定湯溪鎮為婺城區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園區建設地點。同時輻射建設瑯琊奶牛產業示范區、瑯琊花卉產業示范區,蔣堂葡萄、白龍橋茶葉、蔣堂茶葉、乾西香蔥、竹馬茶花、安地桂花和仙緣土雞、盛泰生豬、宏業生豬、三和生豬等10個精品園。
湯溪綜合區規劃面積29058畝,以現有產業基礎為依托,在九峰茶場、中戴及上葉、堰頭等村、石羊村的秧壟山規劃建設茶葉、蔬菜和奶牛3個主導產業示范區;在瀛洲村、中戴村龍頭山、節義村、西畈水庫庫下規劃建設蔬菜、生豬、柑桔、野育鱉、淡水珍珠蚌等6個特色農業精品園,在上徐等村規劃建立3個科技示范基地;以采云間、綠峰茶葉、菜籃子公司、羊爸爸、一枝秀米業、九峰米業等農業龍頭企業為基礎發展1個農產品加工帶,以寺平古村落、九峰山茶場等為依托培育3個休閑農業觀光園。在綜合區內大力發展“畜(禽)—沼—作(果、菜)”農牧循環模式和菜—稻輪作模式,推行規模場污染物的資源綜合利用,特別要提的是佳樂牧場計劃要建的利用牛糞生產食用菌項目和金帆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在建的特種生物(蠅、咀)養殖建設項目,都能使規模養殖場的排泄物得到有效循環利用,是非常值得推廣的高效生態循環種養模式。
湯溪綜合區計劃3年投資20031.8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年增長1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12%以上,主導品種覆蓋率達到100%,農業投入品殘留合格率100%,有效灌溉率85%,耕地流轉率達40%,設施農業擴大到1450畝,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達到80%,畜禽排泄物資源利用率95%,全面實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培育市級以上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5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7家,參加合作社農戶比率40%,帶動農戶比率80%。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率、科技貢獻率和綜合效益,產業效益比全區平均水平高20%。目標是把綜合區建設成為環境優美、技術設備先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的現代農業樣板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