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弱勢群體更多更好享受社會發展成果
———關于婺城區殘疾人就業幫扶工作調研分析及對策淺談
對于殘疾人來說,就業是殘疾人全面參與社會生活的基礎;是實現自身權利和人生價值的必要條件;是提高自身素質,參與社會活動,分享社會進步成果的途徑。殘疾人勞動權利的實現還是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對于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婺城區在促進殘疾人就業方面,積極發揮政府和社會的主導作用,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多種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殘疾人就業率達到73%。盡管殘疾人就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與健全人相比,殘疾人的就業率和就業水平仍偏低,需要各界繼續給予更多的關注。筆者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我區殘疾人就業幫扶情況作一探析。
一、我區殘疾人就業概況
我區共有3萬多殘疾人,為了對殘疾人就業情況做一調查,我們隨機對1000名殘疾人進行問卷調查。這1000名殘疾人中,年齡分類情況為:18—30歲勞動力127人,占12.7%;31—45歲勞動力263人,占26.3%;其他占61%。殘疾種類分布情況為:肢體殘疾的318人,占31.8%;精神智力殘疾192人,占19.2%;視力殘疾217人,占21.7%;聽力言語殘疾273人,占27.3%。就業情況為:有就業能力的397人,占總人數39.7%(其中有就業能力也有就業愿望的363人,占36.3%;有就業能力無就業愿望的34人,占3.4%);已就業總人數為287人,占28.7%;無就業能力人數為603人,占60.3%。
二、殘疾人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
目前整個社會就業形勢較為嚴峻,殘疾人就業更為困難,究其原因,簡析如下:
1.從殘疾人自身條件來看,參與社會競爭能力不強。一是總體受教育程度不高。我區殘疾人文盲或半文盲占到37%,高中(中專)只占8.8%,高中(中專)以上僅占0.3%;二是職業技能水平較低。目前,有關部門的培訓尚未將殘疾人納入其中,殘疾人參與培訓面窄。即使是參加培訓的,也只是簡單的技能培訓,職業技能水平普遍較低。三是由于自卑心理,導致參與社會意識不強,就業觀念較差。許多殘疾人認為殘疾就是無用,生活就是要靠家庭、靠政府,心里沒有工作的概念,個人不想外出參加工作,家人也有同樣的想法,類似想法的殘疾人較多。其中受調查1000人中有就業能力卻無就業愿望的有24人,其中屬于一級勞動力的有15人。
2.從大眾角度來看,對殘疾人就業存在歧視。很多人認為健全人,甚至大學生都就不了業,何況殘疾人。在分散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工作中,很多機關事業單位以編制問題為由,不愿安排殘疾人;有些企業單位也認為殘疾人影響企業形象,不愿招收殘疾人。為了完成按比例就業任務,有些單位甚至出現了“掛靠式”就業現象,即有的用人單位每月只發給殘疾人幾百元的“懸空上班”工資,殘疾人不用工作,也有錢可拿,而企業既完成了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任務,還不用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節約了大筆開支。雖然這種方式也使殘疾人
得到了一定的實惠———有了比較穩定的收入,但由于這部分殘疾人尚未真正就業,殘疾人回歸社會和參與社會的目標仍是難以實現。
3.從社會總體上來看,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從社會整體就業形勢來看,每年新增勞動力一部分,富余農民工進城務工一部分,下崗職工一部分,以前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一部分,勞動力大量增加,但企業崗位并沒有相應增多,“僧多粥少”,再加上受金融危機的影響,
企業受到金融危機沖擊后崗位進一步減少,全社會的就業形式都很嚴峻。殘疾人因為自身條件的限制,就業更是難上加難。
三、促進殘疾人就業的對策與途徑
殘疾人的就業是殘疾人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殘疾人和其家屬以及整個社會所關心的一個社會問題。殘疾人就業,意味著他們的經濟生活、精神生活和社會地位的提高,因此,解決和促進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是實現殘疾人走向社會的根本途徑。
1.對殘疾人進行心理輔導,培養他們的自尊、自信、自強和自立精神。針對調查中出現的殘疾人有就業能力卻不就業的具體情況,區殘聯舉辦了兩期殘疾人就業心理輔導,邀請專家給殘疾人及殘疾人工作者上課。對有就業能力也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人肯定他們就業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積極尋找就業途徑,探索創業模式;對有就業能力而無就業愿望的殘疾人則加強引導,樹立他們就業的自信心,鼓勵他們自食其力。
2.加大殘疾人就業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的重視程度。2010年5月,婺城區殘聯整理印發了《金華市婺城區殘疾人工作政策匯編》,認真開展《殘疾人保障法》和《殘疾人就業條例》等殘疾人就業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報道,努力使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階層,特別是企業法人都熟知法規和政策的基本精神,依法安置殘疾人就業,引導殘疾人依法維權。5月份,我們還開展了婺城區殘疾人自強模范先進事跡報告會,積極宣傳優秀殘疾人代表自強自立、艱苦創業的先進事跡,弘揚殘疾人自強不息精神,倡導團結、友愛、互助的社會風尚。
3.加大殘疾人就業培訓的力度。殘疾人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技能水平低的現象,所以殘疾人在社會就業競爭中處于弱勢,要做好殘疾人就業工作,加強殘疾人的素質培訓尤為重要。要有針對性的做好殘疾人培訓工作。既要以就業需求為出發點,依托社會資源舉辦各類短期技能培訓班,幫助殘疾人掌握生產工作技能,加強就業前培訓,又要以職業要求為落腳點,協調有關部門做好企業內殘疾人的培訓,提高殘疾人的工作適應能力,加強在職培訓。同時要以創業意識為關節點,加強創業培訓,鼓勵殘疾人參加自主創業培訓,提高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殘疾人個體就業提供幫助。對殘疾人就業培訓所需費用要按照婺城區殘疾人扶持政策規定進行一定的補助。
4.加強殘疾人就業信息建設。信息是了解殘疾人就業狀況的重要基礎。只有清楚地了解殘疾人就業的各種信息,才能對殘疾人就業工作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從而為以后的殘疾人工作給予指導,殘疾人的信息系統建設是殘疾人事業的“指路牌”。對此,區殘聯要求下屬勞服所對適合殘疾人就業的領域、渠道、空崗信息、就業形式和發展趨勢,以及求職殘疾人的綜合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教育背景、技能特點、求職方向等信息進行認真搜集、整理和發布,以便于殘疾人和用人單位雙方對信息的查詢、了解,在為殘疾人自主擇業提供必要幫助的同時,也為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提供必要的支持。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研究探索殘疾人就業崗位開發的方向。主要有:①公益性崗位。如看護、收發、保潔等,社區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可以優先提供給殘疾人。②扶持修理業、服務業。如修鞋、修家電、修自行車、食雜店、復印打字社、保健按摩院、理發店等,可免費為殘疾人提供技術培訓。③在固定市場給殘疾人租攤位,如提供一些諸如菜市場攤位賣菜等簡單的工作崗位。二是建立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網絡,建立服務制度,為殘疾人提供就業登記、信息咨詢、職業介紹、就業指導和權益保護。三是繼續加大殘疾人就業的扶持政策。按規定對殘疾人參加的各類技能培訓提供資金補助,按規定對殘疾人從事的各項生產勞動進行資金扶持。四是認真落實各級殘疾人就業的制度和文件精神,積極為殘疾人提供適合的崗位,形成政府主導、各部門負責、系統督辦、用人單位配合的工作機制。加大依法收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力度。只有依法足額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才能促動用人單位愿意接受安置殘疾人。(作者系區殘聯理事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