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篇小小說《公示期間》講到領導干部只要學會講三句話:“第一句:‘剛才某某同志講得很好,我完全贊同’;第二句:‘今天會議很重要,大家要吃透會議精神,散會后認真貫徹落實’;第三句:‘希望大家借這次會議的東風,振奮精神,搞好工作,為再上新臺階,作出新的貢獻’!睂Υ宋疑钣懈杏|。
這篇小小說講到的某些領導干部常講的耳熟能詳的三句套話,雖然很具諷刺意味,但是它也形象地說明了目前某些領導干部熱衷于搞應酬,卻不愿花精力抓學習,因此講起話來套話、空話、官話連篇,了無新意,使聽者昏昏欲睡。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的那樣:“在開展群眾工作方面,我們有的領導干部甚至不會說話,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很多場合,我們就是處于這樣一種失語的狀態,怎么能使群眾信服呢? ”
其實,領導干部會不會講話,不僅反映其學識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好壞,也反映其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的好壞。應該說一個對黨的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感情的領導干部,他是會深入實際、善于學習、注意言行的,他既會講普通話,也會講老百姓愿聽的土話,他能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