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應該是個很喜歡黑幫小說的人,而在日本的現實社會里黑幫的模樣我們自然不怎么清楚,不過能夠從他的電影中看見一些日本社會的影子,一些大的資本操作的社會背后的人情冷暖和年輕人之間的事情,沒有振奮的理想,也沒有美好的希望。我們靠本能生存,但是那也不壞,因為我們是黑幫--解釋好像就是這樣的吧。
看北野武的《奏鳴曲》,一開始和結束是用來交代黑幫內部相互欺詐的故事情節,中間一大段是用來很細致地描繪一群男人在海邊消磨時光的場景,對情節并沒有作用,但是有趣而真實,也許正是因為這真實,北野武才下了很大的心思去描繪,去仔細的探究,去一點點用時間的線索把平凡樸實沒有任何崇高和人性的亮點的事件一點點地記錄下來,有條不紊斑斑點點單純有趣。似乎交代情節只是為了這樣一些為了消磨時間而展開的事情而架設的。
美妙的無聊呢。在現在的社會中,無聊和空虛一點點地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空隙,讓娛樂成為了消費,讓城市生活成為了消磨時間的產物。把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和日本現代生活的物質生活與他們在海邊的生活對比一下就明白為什么北野武在那樣的情況下要重新回顧童年時代所經歷過的許多有趣的游戲。用紙張做成小人玩相撲的游戲,在海灘上挖坑讓同伴一腳踩下去以博一笑,學日本傳統藝妓的舞蹈,用焰火當槍炮玩打仗的游戲,當然,也有殺人,不帶半點同情的暴力,不想承擔任何后果的赤裸的暴力,讓人的心冷卻得像動物一般的暴力。
鏡頭中的北野武說:“我想我要退休!鄙磉叺暮趲托」砘卮鹫f:“我們都是在刀刃上掙錢。”
“我已經厭倦了!
“你錢太多了?”
鏡頭中的北野武的厭倦不知道是因為什么,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猜測的點,你可以用自己的解釋去說明為什么一個具體的人在這樣具體的情況下會產生這樣的念頭,是一個很一般的念頭,但沒有疑問,它是一個有價值的念頭。
“這樣的事情我不想再做了!边@在許多故事中都可以找到類似的版本。不同的是北野武的版本是一個個案,他已經在引導我們去看這生活的核心。
一個人要開始另外一種生活,的確是重要的事。而這重要只針對想改變自己命運的你,我,他。
所謂生活的具體的景遇中的問題提出來,讓我們自己去遙想就足夠了。而北野武在面對這事件,最后選擇了自殺。如果我是那故事中的北野武,我也許會繼續開著車,一直到等我回來的那個女人的身邊--盡管那曾經是自己殺死她丈夫的女人--去過那種并沒有人打擾的生活,也許時間不長久,但是足夠讓自己滿意上一段時間。我會在意這樣的滿意。而北野武并沒有在意這樣的滿意,空虛一直上來,爬滿全身,直到自己內心深處的任何一個角落。
是殺人和暴力的空虛給自己下了一個詛咒么?
這樣的宿命論,我想也不是北野武想給我們的。北野武會鼓勵自己手下的年輕人過上自己需要的生活,有快樂,有保障,必要的時候也學會使用暴力(這里的必要也許只是北野武虛構鏡頭下的解決方法的方式之一,是他們自己的方式)。但是他并沒有在那時候這樣鼓勵自己,不管怎么樣都活下去之類的理由在他生命中最后時光中都沒有響起。
電影鏡頭最后出現了的女人的等待的模樣不是悲傷的,盡管我們可以問她為什么等,他又為什么死,我覺得并不悲傷的理由在于他們都沒有一個高度,他們的生活中本來就不需要的高度,他們的生活沒有唯一性,他們需要解決自己的實際需要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這樣的需要并不是唯一的和帶有強烈的指向性的,換一個人換一種情況也完全可以。
冷峻,生活中自然有樂趣,還有的就是或許存留著的美麗。
他們真正開心笑出聲音來的時候,我的確能夠看見這《奏鳴曲》里的美麗。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