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鄉間 播撒歡樂
———記高峰杯基層文化耕耘獎獲得者徐惠清
她,是長山鄉二村的文化輔導員,采取“一帶一”、“一幫一”的方法,為各村組織節目。在她的帶領下,長山二村先后組建了鑼鼓隊、氣排球隊、舞蹈隊、雙花棍隊等四支隊伍,并幫助桐溪村組建了坐唱班,幫助鄉老年體協組建了舞龍隊。她用傳、幫、帶的方式,帶動了其他各村搞文化活動,目前全鄉已有15個村組建了文體隊伍。她先后被評為區、市、省級文化示范戶,連續五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她,就是婺城區基層文化獎的獲得者———徐惠清。
生拉硬拽,建起村舞蹈隊
2004年,徐惠清在電視新聞里看到,我省部分村莊由村民自發組織了文體隊伍。看著那些姑娘小伙、大爺大媽們載歌載舞、自娛自樂,徐惠清心動了:“如果我們村也能搞個文體隊伍,大伙兒一起唱唱跳跳的,那多好啊!”有了這個想法,又借著自己身為村會計的便利,徐惠清在村兩委成員開會時提起了此事。沒想到,村支書、村主任都很支持,立即表態:讓徐惠清“放開手腳去搞,有什么地方需要村里配合,盡管開口”。于是,那一年下半年,徐惠清籌建了長山二村第一支文體隊———舞蹈隊。
徐惠清回憶,當初舞蹈隊成立最大的難題是———沒有村民愿意參加。為了鼓動村民加入舞蹈隊,徐惠清可謂費盡心思:“一開始,我先叫自己要好的小姐妹和親戚加入舞蹈隊,每天晚飯之后挨家挨戶去叫她們學舞、練舞。這些人和我關系好,見我又是勸又拽的,都礙于面子而答應加入舞蹈隊。”那時候,雖然舞蹈隊成員很少,可徐惠清堅持每天晚上安排學舞、練舞。而對于本村農婦學跳舞一事,當時的村里人都覺得挺新鮮,常常會有人圍觀。徐惠清干脆抓住這個機會,耐心勸說圍觀者加入舞蹈隊,“一旦感覺有人被我說得心動了,我就連拉帶拽地拖她一起跳舞”。徐惠清說,每次有村民被她說服參入舞蹈隊,她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就這樣,長山二村的舞蹈隊成員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
優美舞姿,轟動鄉間
轉眼,長山二村舞蹈隊成立已近四年。2008年8月,長山鄉組織全鄉各村開展了一次慶奧運踩街和文體匯演活動。在這次活動中,長山二村舞蹈隊的雙花棍節目被選入踩街表演;集體舞則成了文體匯演中的“重頭戲”。回憶起那一次表演,徐惠清微笑著的眉眼中透露著驕傲:“那一次的雙花棍和集體舞都表演得很到位。表演結束后,我聽到其他村的村民在議論紛紛,都說想不到農村婦女跳的舞來也能這么好看。”
事實上,長山二村舞蹈隊的這次表演可以說是轟動了全鄉。活動結束后,長山鄉其他未成立文體隊伍的村莊都在村民們的要求下行動起來:安排場地、購買設施、組織人員,成立村文體隊。當時,長山鄉政府在了解各村需求后,特地成立了文體輔導站,組織培訓了一批文體輔導員指導各村文體活動。盡管如此,仍有不少村莊的村民“盯”上了徐惠清。“慶奧運表演結束后,經常有其他村子的人來邀請我為他們村排舞、教舞,甚至還有人特意來我們村學舞。”
而對于當時的情形,長山二村老舞蹈隊員付招珠也是印象深刻:“惠清一直是個熱心腸,那段時間,外村的人經常來找她教舞,她每次都滿口答應。另一方面,她又覺得自己村的文體隊必須當‘領頭羊’,所以拼了命似地排舞、學舞、教舞,結果最后因太過勞累而病倒了。為了這事,她丈夫還朝她發了火,說她不應該不顧自己的身體‘瞎積極’。后來,我們這些舞蹈隊員出面勸了勸,惠清總算安分地休養了一段時間,然后才重新‘開工’。”
文體之花遍地開,村民和諧好生活
如今,長山鄉已有15個村組建了文體隊伍,而長山二村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不僅有3支舞蹈隊,還有鑼鼓隊、氣隊球隊……每逢年節,徐惠清便會組織這些隊伍為全村人進行匯報表演,“所有節目可以演上兩個多小時”。
當然,讓這些文體隊隊員們覺得收獲最大的是———健康!舞蹈隊員徐瑞玲說:“我在參加舞蹈隊之前身體很差,人胖不說,還得過面癱,爬上三五級樓梯就喘得厲害。如今,我每天晚上堅持跳舞,有空還打一打氣排球,人瘦了,身上的病痛也基本消失了。”
“每天跳舞、打球,能讓人身體健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伙兒在一起熱鬧熱鬧,都覺得很開心,相互之間的感情也更融洽。現在,我們村里如果有夫妻吵架,我會想辦法把他們一起拉過來打球、跳舞,一大幫子人嘻嘻哈哈地玩一場,兩夫妻之間的火氣就全消了。”徐惠清說,正因為開展鄉村文體活動有這么多好久,所以她會一直帶領村民們堅持發展這一“事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