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至孝好兒媳
——記“金麗達杯”孝敬老人獎獲得者童惠蘭
她沒有讀過一天書,但她非常有自己的思想,遇事從不跟人計較;她很平凡,但她用一天一天平凡的行動,贏得了鄉親們的認可和贊揚,她就是“金麗達杯”孝敬老人獎獲得者童惠蘭。“其實我也沒做什么,要是別人碰到這樣的事也會做的”這是童惠蘭最常說的一句話。
童惠蘭,女,1962年出生,羅埠鎮山下陳村人。說起她,村民無不嘖嘖稱贊。結婚25年來,她敬老、尊老、顧幼、愛幼,是村里的典范。童惠蘭的丈夫在村里擔任支部書記,村里事多,平時無暇顧及家里的活計,她從無怨言,打點農活、操勞家務、孝敬老人,愛護小孩,樣樣不落下。她婆婆上了年紀,身體經常有些小毛病,童惠蘭在包攬家務的同時,還要細心照顧老人,經常是看著婆婆安心睡下了,她才理出時間來去做別的事情。老人年紀大了,吃不慣太硬的東西,她經常會費著心思為老人烹調一些又軟又爛的補品滋補身子。這么多年來,婆婆在她的細心照顧下安享著晚年。村里的鄉親也把她的賢惠看在眼里,說她是村里媳婦們學習的好榜樣。
記者剛走進山下陳村,便遇到了這里的大學生村官陳躍飛。陳躍飛是位熱心腸的小伙子,09年他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一年多時間工作下來他對村里的情況已經熟如家常,聽聞記者要到童惠蘭家采訪,他便主動當起了向導。陳躍飛說:“童惠蘭在村里很受歡迎,她孝敬婆婆的事情村上人都知道,人人都說她賢惠,會持家,這么多年他們婆媳關系特別好,從來沒紅過臉,在農村婆媳關系是比較突出的問題,能像童惠蘭家那樣是非常不容易的。”順著指引,記者來到了童惠蘭家,見到了童惠蘭一家人。
童惠蘭的丈夫陳小文談到自己的妻子,一臉的溫馨。“我老婆對我的工作非常體諒和支持,每次有任務,她都叫我不用擔心家里,先做好村里的工作。”陳小文點起一根煙接著說:“這些年家里的事多虧有老婆的照顧,我才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工作。”陳小文在山下陳村已擔任12年的村支書,08年是他最忙碌的一年,村里修路、造辦公大樓、老年活動中心等工程,讓陳小文無暇照顧家里。那一年,童惠蘭的婆婆得了胃下垂住進了洋埠衛生院,童惠蘭二話沒說就挑起了照顧婆婆的重擔,時常醫院和家里兩頭跑。丈夫雖然平時話不多,但夫妻之間有了一種默契,童惠蘭從不要求什么,用相互體諒、相互扶持來撐起一個家。
兒子陳雄彪今年24歲,剛剛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在金華找了份穩定的工作。在兒子陳雄彪的印象里母親沒讀過書,但卻是位非常有思想、做事從不拖拉的人,母親對長輩的照顧從小他都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陳雄彪有個習慣,不管有多忙他每次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自己的奶奶,跟奶奶拉拉家常,見到奶奶后才放下心來去做其他事情,村上人也都夸他孝順。
除了打理好家里的生活,童惠蘭還是名優秀來料加工經紀人,在湯溪移民村有自己的來料加工廠,現在有員工20多人,經常跟一些義烏的老板做生意。可就算工廠的事再忙,童惠蘭總是要先照顧好婆婆再來工廠做事,看到婆婆沒事才安心做自己的事情。在童惠蘭的細心照顧下,婆婆近幾年的身體好了很多,經常幫家里做家務,有時候還打理自己的小菜園,她逢人就說自己的命好,有個好媳婦會照顧人,會持家,全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