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在湯溪鎮寺平村戴建平的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看到,由該合作社試種的特色農產品“紫甘薯”開始收獲,他正在對這種以“綠色、天然、健康、環保”著稱的健康食品進行分箱包裝,擬投放市場。戴建平說:“特色紫甘薯是一種新穎的農產品,營養價值高,我們今年的總產量可達到400多擔,現急需尋找銷售渠道,為紫甘薯找婆家。”
今年春季,戴建平從龍游引進了紫某薯品種,首次繁育了40余畝,分別種植在黃土山坡地上,確保了紫甘薯的品質,今年該基地紫某薯的總產量將達到2萬多公斤。目前戴建平的寺平古村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依托當地糧食種植的悠久歷史和適宜的氣候條件,以“市場+公司+基地”的方式,建立了1000多畝優質大米和紫甘薯種植基地。計劃對大米、紫甘薯等農產品進行精制包裝后出售,讓寺平古村的特色農產品成為當地又一農業品牌產業。
知識鏈接:
紫甘薯學名“山川紫”,又稱中國紫羅蘭,是根、莖和心葉都是紫色的一類甘薯品種,由我國科技人員從日本引進繁育。這種紫甘薯的薯皮為紫紅近黑色,薯肉也為紫紅色,故而得名。由于富含花青素、胡蘿卜素等一類對人體營養的保健物質而在近年被認定為特有品種。日本專家指出,利用構成紫色色素成分的花色苷,有預防癌癥、高血壓、肝病等功效,并含有豐富的硒、鈣、鎂元素等。食用方法可采用生食、烘烤、蒸煮、煮甘薯粥等,深得城鄉居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