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村姐妹越跳越開心
——記白龍橋文化示范戶鄭愛蘋
48歲的鄭愛蘋雖然只是白龍橋三聯村的一名普通農婦,但她在白龍橋鎮的文化隊伍里已經是大名鼎鼎!懊看捂偫镆M織文化隊伍參加比賽,我只要把事情告訴她,她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卑垬蜴偽幕矩撠熑松蚓嬖V記者,這么多年來,鄭愛蘋為白龍橋鎮的文化建設付出了很多,“文化示范戶”當之無愧。
這幾天,剛剛能開口說話的鄭愛蘋又忙著組織隊伍參加婺城區排舞大賽,每天晚上,16位姐妹都會準時到鎮老年大學進行排練!9月26日下午就要比賽了,時間不多,大家一定要更努力啊,”鄭愛蘋為所有姐妹鼓勁并大聲說:“我們有信心,要拿排舞比賽一等獎”。
其實,鄭愛蘋因為聲帶息肉問題,于8月2日在中心醫院做完手術,醫生叮囑她一個月后才能開口說話,即使開口了也要小聲說話,注意休息。但為了比賽,她也顧不了這么多了,每天忙個不停。“鄭愛蘋不在的這段日子,姐妹們就像失去了主心骨,排練也沒了積極性,一直拖著!秉S堰頭村的黃桂女說,鄭愛蘋一回來就忙著給姐妹們訂服裝、刻光盤,有她在,大家的熱情才會更高。
鄭愛蘋回憶說,她對舞蹈的興趣是從兒子上初二的時候開始的,那是15年前,當時房子買在了白龍橋集鎮上,有一次幾個朋友說小廣場上很熱鬧,有不少人在跳集體舞。從那次看過以后,她心里就有點“癢癢”的感覺,偶爾去跳一下,沒想到,一跳就停不下來了,自己還會去錄磁帶,每晚都把家里的錄音機帶上,供姐妹們一起使用!昂髞碛值礁舯诘娜A電新村找老師學木蘭扇、太極拳,學成后,自己在小廣場上也帶起了徒弟,跟著練的人越來越多!编崘厶O說,從那次自己當老師后,不僅有成就感,還感覺人越來越開心。不知不覺,她與舞蹈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音響、DVD等設施逐漸走進了大家的生活。為了使小廣場上的文化氛圍更濃厚,鄭愛蘋向鎮文化站提出申請購置音響設備!皼]想到,我一提出,鎮里就大力支持,立即采購回來!编崘厶O告訴記者,有了鎮里的支持,她熱情高漲,每天晚上騎著三輪車到鎮值班室來拖音響,用完又送回去。后來鎮里看她這么辛苦,又添置了小拖車,F在,她沒空拖車的時候,家住隔壁的黃小妹就會主動承擔起來。黃小妹告訴記者,以前她身體不好,五年前正是在鄭愛蘋的帶動下跳起舞來,身體逐漸變好。
鄭愛蘋現在和丈夫在三聯村開了一家小店,不過她的時間可以說都用在了“文化事業”上。“除了丈夫要外出進貨辦事時,我會幫忙看店,平日里,我都忙著和姐妹們跳跳舞,為大家做做后勤工作!班崘厶O說,雖然所有的工作都是義務的,但她很熱愛,愿意當成終身事業來做,她希望有更多的農村婦女都能加入文化隊伍,越跳越開心,越活越年輕。
在鄭愛蘋家的地下室里,記者看到了鑼、鼓、二胡等樂器。原來,鄭愛蘋于2002年開辦了婺劇鑼鼓班,這里是婺劇愛好者的相聚場所!澳莻時候,我投入了近2000元添置了這些樂器,純粹是自娛自樂,后來一傳十、十傳百,很多的婺劇愛好者都會到我這里來切磋、交流。偶爾,我也會教幾個學生一起唱唱!编崘厶O說,雖然每年她個人要貼出不少錢,但這樣的日子她過得很開心,也從不去計較這些。
當然,鄭愛蘋的無私付出,也得到了回報。“記得有一次閑聊時,我無意間說出了自己的生日,沒想到姐妹們放在心上,替我過了一次一生中最難忘的生日!编崘厶O非常開心地說,這幾年來,她指導過的文化隊伍在各類比賽中獲得了不少榮譽,市排舞比賽二等獎、區第一屆排舞比賽一等獎、區花頭臺比賽二等獎、鎮老年體協健身球比賽三等獎等等;她帶出來的姐妹都已成了白龍橋鎮各村的文化骨干,成為了白龍橋鎮“文化大舞臺”上一顆顆閃耀的“明星”。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