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域品牌向國際品牌邁進
日前,雙龍風景區迎來喜訊:在全國低碳國土實驗區工作會議上,雙龍風景區等15個城市或地區被命名為“全國首批低碳國土實驗區”,并授牌。雙龍也是浙江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景區近年來,雙龍風景區始終把自然生態保護放在首位,大力發展低碳和諧旅游,在倡導綠色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根據“十一五”目標規劃,至今年年底,雙龍風景區內“基本實現退耕還林,森林覆蓋率達到85%以上,生態環境質量達標率100%”的目標,進一步強化雙龍作為城市“綠肺”的功能,為金華生態城市與人居環境優化提供生態保障。
低碳國土和諧旅游將成為雙龍景區發展的新機遇,要積極發展低碳旅游,保護環境,尋求保護和利用的平衡點。始終以“低碳”貫穿雙龍旅游經濟發展全過程,不斷探索和積累雙龍低碳旅游經濟經驗,推動雙龍景區實驗區資源的合理利用。致力于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倡導低碳生活,建設集約、環保、生態國土,改善環境質量。創建多樣化、特色化“低碳國土和諧旅游”模式,總結探索一條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
“雙龍風景區獨特的森林生態、巖溶奇觀和道、釋、儒文化兼收并蓄的歷史、人文等旅游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抓住首批低碳國土實驗區的發展機遇,促進雙龍地域性品牌的提升,并努力向全國性、國際性品牌邁進!贝黼p龍風景區從北京領獎回來的管委會副主任申瑞龍說。據介紹,為進一步打響“雙龍圣景,浙中涼都,大仙圣地”品牌,雙龍風景區通過積極引導下山移民,關停采礦點,外遷水泥廠,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及天然林保護工程;啟動森林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完成核心景區防火林帶建設;綜合治理大盤天風景區生態環境,引導村民由粗放的農業經營方式轉向集約、生態、高效的特色農業模式,使雙龍的珍貴旅游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和挖掘。
低碳國土、和諧旅游是雙龍景區發展的新要求,雙龍風景區將從三個方面積極探索多樣化、特色化“低碳和諧旅游發展模式”,努力提升品牌形象。一是強化低碳意識,挖掘古婺文化、大仙文化及其它道教、佛教文化內涵,并與自然景觀開發相結合,賦予自然資源文化內涵。要開發以“溶洞群”為特色的低碳型自然觀光產品、以“黃大仙”為主題的宗教朝覲與養生產品、以“雙龍之夏”和“中國避暑名山游”為主題的低碳避暑度假產品和以“八婺風情”為主題的民俗文化產品,實現風景區由雙龍洞單一主題形象向雙龍風景區生態健康和諧文化旅游形象的轉變。二是發展低碳產業,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倡導低碳生活,建設集約、環保、生態國土,改善環境質量。在恢復和保護山岳森林生態資源的基礎上,以“農、林、游”相結合的低碳生態綜合開發為主導,逐步建設成為富有特色的森林公園和觀光農業區。三是貫徹低碳理念,加快工程項目建設。建設風景區游人中心、浙中涼都、重建智者寺,深度開發以雙龍洞為核心的溶洞群景觀,整修徐公廟,形成以和諧為主題的道教文化景觀區挖掘婺文化旅游資源,構建婺文化展示平臺等,使景區的低碳和諧旅游更富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