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妙手鄭竹三 安地雅集見神韻
10月18日下午兩點,鄭竹三書畫藝術精品展在安地鎮仙源歐境舉行。
省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沈才土,省公安廳原副廳長黃子鈞,金華市計生委原主任方強洪,區領導張菲菲、藍躍軍、傅關福、賈獻成等出席了開幕式。國內外十多位著名書畫家應邀參加活動,浙江省文史研究館等相關藝術單位發來賀信。
綜觀鄭竹三的藝術,融書、畫、文為一爐,集畫論、評論、理論為一體。昨日展出的93件山水、花卉及書法作品,是其作品中的精品。他的花卉畫,素以現代人審美的視角,來融合傳統與現代。他的山水畫以自然為師,融合傳統山水畫樣式,以筆墨兩個藝術元素,彰顯自己的個性和風格。畫中兼有童趣與禪意。筆墨中自有樸拙之態。西湖書畫院副院長董也山在談到鄭竹三的書畫時說:“他的畫越來越靚麗,他的人越來越年輕,他的成就已經走出金華,走出浙江,他是中國杰出的藝術家,以后他只會畫得更好,走得更遠。”他的書法師法余任天、陸儼少、周昌谷三位老師,又以畫法參與書法,求得自性圓融之美。
這次書畫展,可謂是安地雅集,名士云集,丹青妙手,各有妙品。品評鑒賞鄭竹三書畫的聲音出現在各個角落,有人贊嘆他的字中輔以數朵寒梅,更顯文字的雅趣;有人驚訝鄭竹三在畫山時的筆墨,酣暢淋漓,筆筆見功底。熟悉鄭竹三的畫友透露,他在畫面布局時,就已經考慮到題字的字數,畫中題字恰到好處,不可移易一字。韓國大畫家閔庚燦說:“他(鄭竹三)在很平淡的畫面上有不平凡的畫法,這是每個畫家追求的風格,是真正的藝術。他的文化修養很高,遵從潘天壽,已經達到了潘天壽提出的‘視而不見的高度’,不去刻意地表現,卻能高度地概括出來。”鄭竹三更是一位著名美術評論家與理論家,他的藝術的三大同構“古今同構、科藝同構、中西同構”,是對中國藝術美學的一種現代解讀和學術思考,享譽中外。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