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困難群眾看病難問題
——讀《七個怎么看-理論熱點面對面2010》的啟示
中宣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七個怎么看-理論熱點面對面2010》出版后引起強烈反響,該書緊密聯系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對我國當前發展不平衡、就業難、看病難、教育不公、房價過高、分配不公、腐敗現象等七大問題作了深入淺出、有針對性和說服力的解讀。里面談及的正是老百姓所關心的、我們所期望解決的問題,有人稱此書為“民生問題專輯”,說它是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的“指明燈”。我們清楚,解決這些難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高瞻遠矚、長期規劃和持續推進。“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是民政部門的重要職能,作為“民政人”,本人對該書所提及的問題,特別是看病難問題感觸頗深。
“七個怎么看”的第三看——小處方的大影響,詳細解讀了老百姓看病難問題,普通百姓看病已有如此多難處,生活困難的群眾看病就更是難上加難了。針對困難群眾看病難問題,從2005年起,我區對低保、五保、邊緣困難群眾開展醫療救助,救助力度逐年加大,我區今年已累計救助9367人次,救助金額達334.66萬元。雖然我區醫療救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財政投入不足、保障范圍不廣、保障力度不大等困難和問題,離群眾的期望仍有較大差距。而由于環境污染、食品衛生等因素影響,近年來癌癥、白血病等重大疾病逐年增多,群眾要求加大政府救助力度的呼聲越來越大。
《七個怎么看-理論熱點面對面2010》所展示的鮮明的民生視角,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啟示。民政部門需要在“怎樣讓困難群眾看病更有保障、更便捷,怎樣讓困難群眾看病不再難”上下功夫,切切實實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讓困難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首先要加大資金投入,讓困難群眾看病有保障。資金是實施醫療救助的重要保障,我們要強化政府責任,切實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在原籌資水平的基礎上,根據醫療救助人數的增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水平的提高逐年增加財政資金投入,緩解供需矛盾。同時,政府可考慮發動民間力量。現在我們國家正在大力發展慈善事業,慈善組織的籌資能力還是很強的,應積極引導和組織慈善組織參與。
其次要暢通救助渠道,讓困難群眾看病更便捷。完善社會救助信息平臺建設,簡化辦事程序,實現網上申報、網上審批、網上結報。根據救助對象難以墊付醫療費用的實際困難,加強與有關部門配合,實現醫療救助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信息共享。救助對象在定點醫院接受治療的,憑救助卡可享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醫療救助的“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救助對象只需交納個人應負擔的醫療費用即可。
最后還要完善體制機制,讓困難群眾看病不再難。要從滿足困難群眾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出發,健全完善相關制度規定。一是合理確定救助范圍,在保障低保、五保、重點優撫對象醫療救助的基礎上,明確對象界定標準,逐步將因重特大疾病導致生活困難的群眾納入醫療救助范圍。二是合理制定補助方案,根據當年醫療救助資金總量,科學制定補助方案,逐步降低或取消起付線,合理設置封頂線,進一步提高救助比例。三是靈活使用救助方式,要以住院救助為主、門診救助為輔,對癌癥、白血病等重大疾病還可通過臨時救助加以補助;政府可按照有關規定,適時資助低保、五保、邊緣群眾等生活困難對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同時,強化民政、衛生等部門的聯動配合,加強惠民醫院的建設,降低困難群眾就醫成本。(作者系婺城區民政局局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