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委會硬了 村委會強了
“朱茂文,2009年國家良種補貼費41905元;王建彬,村路燈電費430元;吳增林,修三輪車30元……”10月15日晚上,白龍橋鎮古方一村村委會大樓里燈火通明,該村監委會主任吳祿誼在每月一次的黨員會議上,向全村黨員通報該村9月份的財務收支情況。
古方一村是白龍橋鎮的一個大村,現有631戶1659人,村民小組19個,耕地1907畝,村集體收入12萬元。2008年3月,通過“兩推一選”,吳祿誼當選為古方一村監委會主任,成了村務“監察官”:列席村“兩委”班子會議,監督村務財務公開情況,審核村里財務報賬憑證……大到財務狀況,小到買支水筆,吳祿誼都有權也有義務過問。
今年5月份,村里出資對現有村中道路進行改造。在審核運費時,吳祿誼發現,發票上經手人、證明人是同一個人,這恰恰違反了相關財務規定!斑@是不是一項有問題的支出?”吳祿誼馬上找來經辦人,對發票來源以及經費支出進行詢問,并通過第三方證明人證明,使這一支出明白化。村務監督委員會成立后,如何全面提升監委會成員的履職能力十分重要。按照《浙江省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規程(試行)》和《金華市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細則(試行)》的有關規定,婺城區紀委通過明責定職、建章立制、整合資源等多種舉措,積極構建規范化、制度化的村監委會運行機制,促使監委會在民主理財、工程建設、村務公開等方面發揮了應有作用。目前,婺城區,在全區603個村(居)全部建立村監委會(社務監督小組)。
記者了解到,古方一村的村務公開每月進行一次,實行審查鑒定制度,其基本程序是:每月初,村監委對上一個月的財務狀況進行審核,加蓋村監委會印章及監委會主任的印章;每月15日的黨員會議上,由監委會主任向全村黨員通報財務狀況;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對財務狀況表進行補充完善后,通過固定公開欄向全村群民公布,做到“準時審核、及時公布、定時匯報”。
群眾高興地說:“監委會”給了我們一個“‘明白”。村干部也表示:“監委會”還了我們一個“清白”。據了解,古方一村監委會把對村級重大事務及大的建設項目的監督作為重要職責,如白沙公路拆遷、糧食直補等項目建設,既對各項目全過程進行監督,又出主意、想辦法,促進工程順利進行。去年以來,該村監委會實施監督事項4個,參加了12次村務會議,提出合理化建議12條,化解矛盾糾紛10多起;審核糾正不規范票據10余張。
“在村一級成立村務監督委員會,相當于設了一個零距離的‘監督哨’,有力地保證了村務公開的及時、真實、準確和透明!辨某菂^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監委會成員列席村務會議,反映各方民情民意,有效解決了農村監督缺失的問題,為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基層矛盾糾紛得到有效化解,為維護基層穩定,提高民主管理發揮了積極作用。
“有了監委會給村民一個‘明白’,我們對管理全村更有信心,也更加支持監委會和村民參與民主監督。”羅店鎮西吳村村支書吳根升對村監委會的工作也表示大力支持。去年下半年,羅店鎮開展變電所征地工作時,涉及西吳村部分村民的房屋拆遷和土地征用。有兩三位村民對拆遷標準有疑問,使得方案一時難以全面實行。監委會主任親自上門做工作,對群眾的疑問耐心給予答復,群眾說“監委會一來,我們心里就有底了”。通過入情入理,有理有據的解釋,村民消除了對拆遷標準的疑問,拆遷賠償款順利發放到群眾手里,保證了這項市級重點工程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