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點點滴滴
——記婺城區“十佳護士”傅學芬
她,看上去普普通通,樸實無華,既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可是到乾西衛生院工貿區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人都會記住她。她叫傅學芬,和藹、熱情、善良、博學,年輕的護士叫她“傅老師”,老病人親切地叫她“小傅”。
1989年,傅學芬從金華衛校畢業后,分配到金華縣第二人民醫院(現為婺城區第一人民醫院)從事護理工作。1990年3月20日下午,醫院婦產科的一位產婦忽然大出血,當時醫院沒有血庫,產婦生命危在旦夕。醫院緊急動員合適血型的人員獻血,而在當時,獻血還沒有普及,是很少有人支持和參與的。得知這一消息后,傅學芬顧不得當晚要上后夜班,立即跑到化驗室,結果配型合適,個子嬌小的她二話不說就獻了400CC鮮血。最后產婦得救了。“產婦大出血,如果不及時輸血的話,很危險的。當時,我就想著我和病人的血型是吻合的,獻點吧。”說起曾經的往事,傅學芬覺得微不足道。
2008年年底,傅學芬調到乾西衛生院,第二年10月,她來到工貿區衛生服務站任負責人。對傅學芬來說,她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工作環境、全新的工作方式。“我在區一院,主要在住院部護理病人,但在衛生院,我不僅要當好護士,還要兼藥房、財務,三項全能。”傅學芬笑著說,但在這笑容背后,她也承受了許多。面對當時站里人心浮動,環境雜亂,管理松散以及職工的抗拒心理很大等狀況,她從整潔衛生入手,帶頭徹底整潔,帶動了科室其他同事,用了整整一周時間,讓服務站變了樣,創造了整潔、明高工作環境。同時,面對病人多,工作量大等現狀,沒有抱怨,以身作則,用嫻熟的技術,熱情的服務,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職業責任心,感染了同事們,站里的工作氛圍很快改變,說牢騷話少了,認真工作的多了,病人的批評聲少了,贊揚聲多了,業務量增加了。
曾有人說“病人無醫,將陷于無望。病人無護,將陷于無助。”護士職業看似平凡,但要做好卻難。做好一名好護士,光靠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在許多人抱怨沒有時間學習時,她購買了很多護理專業書籍,抽出時間參加學習。與此同時,在業務上與同事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積極參與開展各種新護理技術項目,不斷更新知識、鉆研新技術。今年,由她主創的《120例老年肺炎的護理體會》和《重視社區護理建設提高社區護理服務水平》分別在《中國健康月刊》、《中國城鄉企業衛生》雜志上。
傅學芬的護理水平也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屬的肯定。市區的吳大媽每次遇到孫子生醫,都要轉兩班公交車請傅學芬給孫子掛鹽水。原來,今年年初,吳大媽帶孫子到工貿區看女兒,碰巧孫子生病,吳大媽就帶著孫子到工貿區衛生服務站看病,傅學芬接待了他們。“給我孫子掛鹽水不容易,市區很多大醫院的護士都要連戳好幾針,看得我都心疼,但小傅一次就能掛上,水平不錯。”吳大媽贊許地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