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幢風格各異、錯落有致的農家別墅式洋房有序地坐落村中;干凈整潔的水泥路延伸到每家每戶門前;村中的休閑公園內,老人、小孩圍坐在一起,沐浴著冬日的暖陽,盡享天倫之樂……昨日,記者走進白龍橋鎮怡村,一股新農村溫馨和諧的氣息頓時撲面而來。
然而,就在5年之前,怡村還是一個不起眼的村莊。“那時候,村里的舊房子多,特別是路,坑坑洼洼,到了下雨天就難走,哪有今天這樣筆直平坦的水泥路通到家門口。”60多歲的村民盛德華回憶。“近幾年,尤其是2008年實施村莊整治以來,房子是越造越多,越造越漂亮。全村范圍內的沙石路全部澆上了水泥路,村里還造起了休閑公園、籃球場、圖書室。而且村上菜市場、幼兒園、衛生室、老年活動室都很齊全,我們生活在這里跟城里的小區差不多。”盛德華高興地告訴記者。
據了解,怡村行政村由怡村、石柏、沙溪三個自然村組成,總人口近1600人,是白龍橋管理處的第3大行政村。由于該村靠近婺城新城區和洞溪工業園區,330國道穿村而過,因而地理位置顯得特別優越。該村擁有土地近1500多畝,開發潛力巨大。
村主任王森強說:“經過村莊整治,我們怡村改變了以前‘臟、亂、差’的局面,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據介紹,村莊整治以來,怡村新建了1處籃球場,建設村莊道路4400米,道路硬化面積達15400平方米,整治河道1045米,新建自來水管網3000多米,移除露天糞缸19處,購置垃圾箱120多只;除此之外,綠化村莊面積1400多平方米,新增路燈40余盞,新建健身文化休閑場所6處,共計2000多平方米;整個村莊規劃整治率達90%以上。據統計,五年來,怡村農戶新建房屋185幢,占全村總戶數的30%.
“通過村莊整治,村里的各項基礎設施得到完善,也向村民們兌現了承諾。取得這些成績,一是靠黨的農村政策好;二是靠全體村干部團結一心、凝心聚力為民辦實事的實干精神。”王森強說,當然,取得這些成績也與廣大村民的熱心支持分不開。在工作中,村干部為村民辦了實事,又得到了村民支持與配合,干部在群眾中的威信得到提高,這樣的結果才是最讓人欣慰的。
怡村優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條件,使該村成為投資者辦廠的高地。據統計,在怡村投資設廠的大小企業總計有10多家。王森強說,村里能夠辦成這么多實事,對于一個集體經濟薄弱的農村來說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好在有村上這么多熱心企業的支持和幫助,一件件實事才能順利做了下來。村莊整治后,面貌煥然一新的怡村頗受租房一族的青睞,房租也成為怡村村民一筆不小的收入。如今,租住在怡村的外來務工人員達600多人。
明年,怡村還要繼續投入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并準備安裝治安監控系統,同時發揮地域優勢,想方設法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把怡村打造成為投資興業的高地、和諧宜居的富民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