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書寫豁達人生
——記“越爾杯”殘疾人勵志獎獲得者劉萌
“人的一生總會碰到挫折、坎坷,只要樂觀一點,堅強一點,從容坦蕩一點,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這就是“越爾杯”殘疾人勵志獎獲得者劉萌一直堅信的人生誓言。
在金華火車西站附近,有一家名叫“鐵西副食品店”的日雜店鋪,店內(nèi)貨品碼放得整整齊齊,柜臺桌椅也都擦得一塵不染,感覺十分清爽潔凈。令人意外的是,店主劉萌身患殘疾,只能坐在輪椅上招呼客人。而憑著毅力與誠信,他十幾年苦心經(jīng)營,靠著這個毫不起眼的小店支撐起了一個家,并培養(yǎng)出了一個上大學(xué)的兒子。劉萌說:“我經(jīng)歷了許多磨難,但我一直告訴自己要保持一份樂觀堅持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有一個豁達的人生。”
劉萌是婺城區(qū)城西街道的居民,1941年出生。1958年,他從金華一中畢業(yè)后,就來到紹興某鐵礦廠工作。憑著一股任勞任怨、勤勞肯干的勁頭,他多次獲得單位的獎勵。然而天有不測風(fēng)云。1961年1月的一天,一次意外爆炸事故讓他的生活發(fā)生了改變,雖然性命保住了,但由此造成了肢體殘疾,行動不便。
休整了一年多后,劉萌的身體逐漸好轉(zhuǎn)。但由于身體原因,他不能干重體力活,為了維持生活,他又去學(xué)裁縫。1969年,他在金華市區(qū)開了一家裁縫店,生意紅火。“我做的中山裝、喇叭褲特別受大家的歡迎,那時許多人都排隊到我這兒來訂做,我是忙都忙不過來。”劉萌自豪地說。積累了一定的資本,1986年,劉萌去義烏開了一家制衣作坊,并在小商品市場買了攤位,還在義烏市區(qū)購置了房產(chǎn),作為一名殘疾人創(chuàng)業(yè)者,劉萌的事業(yè)漸漸走向成功。可好景不長,不久,劉萌的妻子突然離去,這給劉萌以沉重的打擊。“屋漏偏逢連夜雨。”由于疏于管理,遭遇騙局,義烏制衣廠的生意一落千丈。1994年,劉萌收拾“殘局”后帶著年幼的兒子回到了家鄉(xiāng)。
“生意虧了,自己的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那段時間心情很低落。”劉萌回憶說,但一看到年幼的兒子,他還是努力振作起來。1997年,劉萌在金華火車西站附近開起了“鐵西副食品店”,一邊做生意,一邊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空閑時還要輔導(dǎo)兒子做功課。特別是兒子讀幼兒班、小學(xué)這段時間,為了省路費,劉萌都是一瘸一拐接送兒子,年復(fù)一年,風(fēng)雨無阻。十幾年過去了,父子倆靠著一家小店艱難得挺了過來。“我兒子很爭氣,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xué)物理系。”劉萌激動地說,兒子畢業(yè)后還準備報考清華大學(xué)研究生,自己一定全力支持。
最近幾年,因后遺癥影響,劉萌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如今只能坐在輪椅上,行動十分不便。盡管如此,他還是樂觀地面對生活,舍不得放下經(jīng)營了十幾年的雜貨生意。“做人要樂觀,做事要誠信。”在劉萌眼中,只要充滿信心,充滿希望,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看婺城新聞,關(guān)注婺城新聞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