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龍燈是正月里最盛大的活動之一,人們通過迎燈,以示驅邪除瘟,祛災祈福。這些天,隨著元宵佳節的來臨,在白龍橋鎮的很多農村里,都能見到村民們迎龍燈的熱鬧場景。
筱溪村的龍燈在附近是比較有名的,他們已經連續迎了32年。該村龍頭會會長鄭根富告訴記者,他們村每年從正月十二開始迎龍燈,分成兩個階段,正月十二至十四,龍燈給村民拜年,正月十五則是村民迎龍燈鬧元宵。“今年龍燈規模最大,至少有100節。龍燈越長,說明我們村人丁越興旺,來觀看的村民也會越多,到時候的場面肯定是非常壯觀。”
鄭根富向記者介紹,要迎龍燈最先要做的就是請龍頭,要把龍頭從倉庫里請出來,清理掉去年留下來的蠟油,再用黃酒擦拭龍頭龍尾,最后裝上燈籠。筱溪村的龍頭上有48盞燈籠,燈籠的顏色也有五六種。“這寓意為五谷豐登。”87歲的鄭大爺說,迎龍燈過程中引領龍燈前行的是兩盞開路燈和兩面開路鑼,寓意為吉星高照、鳴鑼開道。跟在這后面的是由小鼓、大鈸、小鑼、銅鑼等“五響”組成的演奏隊。接著才是龍燈。走在最后的是由被村名成為“羅牌”的牌子以及大鼓、大鑼組成的小樂隊。“羅牌”上雕刻的是廣濟廟供奉的各路神仙,寓意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這寓意為越來越好。除此之外,筱溪村的龍燈還加入了戲曲《鬧八仙》這一元素。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筱溪村最熱鬧的日子,屆時,附近的村民及親朋好友都會趕來參加迎龍燈這一狂歡活動。村民們把精心裝扮的龍燈都連接起來,他們迎著長長的龍燈來到空曠的場地上進行“拉燈”、“跑圈”等傳統活動,其他人則為龍燈吶喊助威。據了解,這一狂歡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六凌晨,村里的很多年輕人為了參加這次活動特意向單位請假。筱溪村村主任鄭建芳說,該村迎龍燈活動之所以能連續開展這么多年,靠的就是村民們的團結互助,相信這項活動會一直傳承下去的信念。
據了解,今年春節,白龍橋各村有23條龍燈齊賀新春,與去年相比,迎龍燈的數目增長了40%左右。2月14日(正月十二)傍晚,白龍橋鎮雙牌村村民們舞起了板凳龍,隨著板凳龍在雙牌的自然村間來回穿梭,村里“龍”騰“人”躍,把鄉間的節日氣氛推向高潮。2月16日(正月十四)晚上,白龍橋怡村也舞起了他們村的龍燈,雖然當天下過雨,氣溫也很低,但這絲毫擋不住村民們的熱情。他們不僅為自己村祈福,還要把龍燈迎到白龍橋集鎮,為鎮里人祈福。連任了5屆怡村龍頭會會長的盛德強說:“今年的龍燈不算太長,但因為前兩年沒迎,所以今年來觀看的人很多,我們家就來了幾十個客人,有的人家里甚至更多,我們很高興”。出嫁三十多年,回村看龍燈的盛大嬸興奮地說:“我們村的龍燈很好看,我明年還會回來看,你們也要來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