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元宵節,羅店鎮羅店村組織村民開展了傳統民俗活動——獅子燈表演,所到之處,爆竹聲聲,鑼鼓喧天,獨具特色的表演令觀者如潮,現場熱鬧非凡。
在雄渾激越的鑼鼓聲中,只見獅子上下撲騰,左右跳躍,歡舞一陣,做出掀、撲、蹲、跳等動作,靈活自如,栩栩如生,而這一切都由幕后的拉線人操作。他們和著鼓點的節奏,牽拉著纖繩,令獅子騰挪跳躍,妙趣橫生。
據了解,羅店民間舞蹈獅子燈起源于清朝前夕,據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每逢年初四至正月十六,村民便會舉行獅子燈表演,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平安吉祥。之后,羅店村民把這種慶賀方式傳承下來,耍獅子燈慶賀元宵佳節。
參與獅子燈表演的詹素娟介紹,表演需要有一個木制的表演臺,它分為三層,最上面是一只身長80公分的大獅子,次層是兩只小獅子,第三層各有一只綿羊、猴子,以增氣氛。表演時,由兩人開鑼,兩人高照,兩人牌登,三人拉繩,兩人架獅子架,一人在燈下守護,八人隨后敲鑼打鼓奏樂曲。進村時先拜菩薩,以求財;再拜太公,以求全村平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大吉大利,然后才開始挨家挨戶舞獅。舞蹈中,獅子隨著鼓點節奏起伏跳躍,有大獅子獨舞和眾物群舞動作,動作粗獷幅度大,具有晃胯、扭腰等特點。有些動作屬于即興表演,不追求固定格式,有一定的隨意性。近年來,為發揚民俗文化,羅店村開始組織舞獅鬧節,以這種民間藝術形式在節日里為百姓帶來歡樂與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