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婺城田野開出更美的花
——婺城區赴諸暨考察農業“兩區”建設側記
農業“兩區”建設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決策,是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加快農業強市建設的主抓手、主平臺和主戰場。一直以來,婺城區農業基礎扎實,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開展“兩區”建設無疑是我們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的有利契機。加上,今年全省農業“兩區”建設現場會將在婺城召開,又為我們加快發展,提升知名度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
3月2日下午,區委副書記、區長祝倫根帶著相關部門、鄉鎮,及我區的部分農業企業負責人近40人專門到諸暨考察農業“兩區”建設情況,學習他們的經驗和好的做法,推動婺城農業“兩區”建設步伐。
首站,考察團來到了諸暨市農產品深加工園區。這個園區占地1500畝,計劃總投資50億元人民幣,是諸暨市投資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的現代農業深加工園區。“建成后的園區,將成為諸暨現代農業名副其實的聚寶盆。”諸暨市農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凡外商投資額500萬美元以上、或投資額5000萬人民幣以上、或技術含量高競爭能力強和社會效益好的農產品深加工設備制造項目等,均可申請入園、受讓地塊、創業發展。園區提供道路、電力、給水、排污和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在園區里,考察團參觀了省內最大配送配餐企業——茂陽農產品配送中心,對企業的規范化流程管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隨后,考察團來到了西泌湖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它是諸暨市首批建設的糧食生產功能區,總面積達1.2萬畝。在其中的千畝示范區參觀點上,一望無邊的核心方集中連片、整齊排列,厚實寬敞的水泥路貫通其中,溝和坎的鋪設,也非常講究,考察團的群飛糧油機械專業合作社社長豐群飛很是感嘆。“水泥路不僅方便大型機械開進田頭,還降低了谷子的易損率,這里的溝、渠、路等農田基礎設施非常完善,有利于農田質量的提升,值得借鑒。”
“這個示范區的糧食平均單產高出當地平均5%,畝經濟效益高出當地平均10%。”諸暨市農業局負責人向考察團成員介紹,為了切實保障“兩區”建設順利開展,市政府在一產原有扶持政策基礎上,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建設現代農業強市的意見》的“1+6”政策體系。這一政策體系,明確了今后5年市里將投入7億元扶持農業“兩區”建設。在這一思路下,一系列細則相繼出臺,充分涉及到現代農業的各個領域,農業從業人員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
在這個參觀點上,考察團成員不僅看到了先進的測土配方智能配肥機、智能化的育秧中心,還參觀了政府投資建設的農機農技農資“三服務”中心。“該服務中心政府投入了四、五百萬元建設,目前幾個種糧大戶在管理。”大家紛紛咨詢起了中心的管理模式。豐群飛告訴記者,群飛合作社已經建有服務中心,從育秧到機耕、機插、收割、烘干、銷售,進行全過程服務。下一步他們要探索如何繼續壯大和規范管理。在這一方面,如果能得到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出臺些補助或獎勵政策,他們的后勁一定會更大,管理一定會更好,產生更大的效益。
在最后的浙江永寧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參觀點上,200多畝的大棚里種著各種蔬菜,而蔬菜的種植卻不需要額外施肥,“示范園內有養豬場,用豬糞作原料產生沼氣,再通過已鋪設好的沼液管網輸送到田頭灌種。而且,發酵后的豬糞還可以用于園內的水稻基地、魚塘、牧草基地、茶園果園。”示范園的負責人向大家介紹了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模式。“農牧結合、農林結合、農漁結合、立體種養和能量循環等多種高產高效模式,有利地推動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考察團的不少農業企業負責人表示,農業“兩區”建設做得好,他們對今后的發展會更有信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