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失去右手,卻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
閃光快樂人生路
——記“越爾杯”殘疾人勵志獎代表吳美金
在婺城區城中街道后街社區有位自強不息、百折不饒的殘疾人。49歲那年,因為一次意外,失去了右手,開始了艱難的風雨行程。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十多年來,她以頑強的毅力,走出了一條閃光快樂的人生路。她就是婺城區首屆草根獎獲得者吳美金。知道她的人都會為她豎起大拇指。
今年63歲的吳美金,曾經是尖峰集團的一位員工,1968年,吳美金做為知識青年下放到農村參加勞動,1978年,她被分配到尖峰集團工作。1987年,因為在機器操作過程中的一次意外,吳美金的右手被卷入機器割斷了。在家休息一年以后,單位安排她做倉管員的工作。吳美金告訴記者,“右手割斷以后,一切都得重新開始,要用左手寫字、打算盤等等,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自己都感覺很不適應,可是我還是慢慢地適應,一年以后,自己就能熟練地用左手寫字、打算盤了。雖然自己的右手已經失去了,但是現在我可以驕傲地說,我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我生活得非常開心,鄰居、朋友的無私幫助和鼓勵,讓我感到生活在后街社區這個集體當中非常溫馨。”
吳美金介紹說,“起初,自己的情緒一度低落,可是漸漸地,我開始覺得自己也應該為社區做點什么。這樣既讓我重新面對生活,也可以讓我找到自信。退休以后,自己就在社區老年協會做起了老年活動,每周二至周四,自己都會同社區的老年人一起,唱唱歌,跳跳舞,非常開心。”
吳美金因為自己本身是殘疾人,她最理解殘疾人的苦衷,對殘疾人尤為關愛。在后街社區,她主動挑起居民小組長和殘疾人協會委員的重擔,把鄰居的事當成自家的事來做,她幫殘疾人辦證、協調困難補助、組織殘疾人開展活動,只要殘疾人有事找到她,她無論多忙都會停下來,無私幫助。吳美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政府部門和社會群眾的贊賞。2008年,她被婺城區殘聯評為優秀專職委員。
“這項榮譽對于一個殘疾人來說來之不易,對于吳美金阿姨來說確是名副其實,因為,她總是以一顆真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平常,她總是主動挑起巡邏隊的巡邏工作,如果看到有違反交通秩序或者亂扔垃圾的行為,她都會主動上前勸說,她總是盡自己的能力,熱心關注身邊的任何事。”后街社區居委會委員徐璐告訴記者。
吳美金就是憑著這樣的一股子熱情和對社區的熱愛,幫助和服務社區的居民。她先后被評為金華市“十佳樓道長”、婺城區“自強之星”等等,面對成績,吳美金從不滿足。她說:“我是一個殘疾人,殘缺的只是我的身體而不是意志,只要我們熱愛生活,堅定信念,一定會生活得很快樂,一樣可以為社會做貢獻。我還會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社區的居民服務,讓他們滿意,熱愛社區是我最大的快樂。”
每一天,吳美金都充滿陽光,用她的微笑面對身邊的每一個人,她告訴記者,“自己非常喜歡音樂,現在正在一對一地學習聲樂,平時,自己還堅持在老年大學學習,現在,我的毛筆字、美術作品都有了很大提高。我和老年協會的老人們一同生活在開心愉悅中。”
這是一條既充滿艱辛,又灑滿陽光的路,吳美金正是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不斷求索,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努力拼博,實現了她服務群眾、回報社會的美好愿望和人生追求。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