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婺城崛起保駕護航
——婺城區綜治工作十年回顧
10年櫛風沐雨,10載開拓奮進。從2001年2月新婺城區劃調整以來,婺城區政法委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斷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推動平安創建工作全面深入開展。與此同時,緊緊圍繞“平安婺城“建設,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工作主線,以確保婺城崛起爭先、繁榮發展為目標,全面推進平安綜治與社會管理各項措施落實,為婺城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平安婺城”創建惠及婺城62萬群眾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進一步完善鄉鎮(街道)綜治工作中心職能,以完善“五聯”工作機制為重點,規范鄉鎮(街道)綜治工作中心建設,提高綜治工作中心在民情收集、矛盾化解、治安防控、重點人群管理、法制宣傳等方面的能力。并將平安創建列為十項惠民實事之一加以推進。
進一步延伸平安綜治工作網絡,在小區建立“綜治警務室”,扎實推進綜治警務室規范化建設,擴大了綜治網絡覆蓋面。對封閉式小區根據物業公司管理、業委會管理、依靠單位管理和居民自治等不同情況劃分網格,聯合居民所在單位開展小區治安防范設施共建、發動居民參與鄰里守望、互通信息等群防群治活動。2010年,婺城區有15個綜治警務室通過了市委政法委、市綜治辦和市公安局的驗收。目前,婺城區社區綜治室、較大行政村綜治工作室及規模企業綜治站建成率均達100%。在鄉鎮(街道)建立綜治工作中心的基礎上,在四大園區建立了綜治工作中心,健全了區域性維護社會穩定的組織體系。
10年來,婺城區不斷加大平安創建的力度,連續五年獲得“平安區”榮譽稱號。2007省委、省政府在婺城召開現場會,全面推廣白龍橋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經驗。我區平安創建以“縱向到邊,橫向到底”為目標,開展了平安醫院、平安家庭、平安邊界、平安道路、平安校園、平安寺廟等十大系統平安創建,不斷深化系統平安創建和區域平安創建。平安校園建設扎實推進,在600人以上學校都建立了綜治工作室,為全區各學校配備了專業保安170人,安裝監控探頭530個。
社會矛盾化解促和諧
近年來,婺城區以完善機制為突破口,健全了“大評估”、“大調解”、“大接訪”、“大研判”四大工作機制,有效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糾紛,進一步促進了社會和諧。區委、區政府出臺了《關于深化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風險評估工作的責任主體。風險評估從原來的鄉鎮(街道)擴大到園區和機關部門,延伸到村(社區)。制定出臺《進一步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健全了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和仲裁調解相結合、條塊互動、協同配合的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格局,健全了訴調銜接、輕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機制。在矛盾糾紛多發高發的領域建立行業調解組織,在2010年相繼建成了交通事故、勞資糾紛和醫患糾紛等專業調解委員會。
按照“減存量控增量”的工作思路,堅持“一手抓初信初訪,一手抓積案化解”,著力健全完善“大接訪”工作機制。通過每月15日區黨政領導坐班接訪、書記區長每季一次輪流到四個園區下訪、區領導重點約訪等活動,加大了初信初訪化解力度。同時狠抓了積案化解工作,對一些信訪積案進行交辦,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同時開展了一些案件評查、聽證和督查等工作,有效促進了積案化解。及時開展治安信息和維穩信息分析研判是減少群體性糾紛的有力抓手。區政法委著力構建“大研判”工作格局,在區、園區、區機關部門、鄉鎮(街道)定期開展治安形勢分析和維穩形勢分析,提前預警,將大量的矛盾糾紛提前化解,進一步促進了社會和諧。
治安防控體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落實“打防控相結合”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是維護群眾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婺城區開展了全區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規劃,以四個園區為依托,建立了覆蓋城鄉及周邊鄉鎮的四個監控分中心。同時,在公安分局建立了總監控中心,并與四個分中心聯網,織就了一張覆蓋全區各園區、鄉鎮(街道)重點區域、重點部門的社會治安防控監控網絡。
積極推進巡防體系建設,強化城區巡防隊伍建設,目前已有公安部門直屬管理的專業巡防隊12支320人,大大提升了專業巡防能力。改進巡邏方式、推進網格化管理,調整劃分了3個大巡區、12個網格,采取接處警巡邏車與摩托車相呼應、車巡和步巡相結合、大巡區與小巡區相配套的模式,認真開展高峰定點巡線、夜間設卡盤查等工作,將巡邏重點由街面向小區、治安復雜區域延伸,切實提高見警率、盤查率。
大力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群防群治工作的激勵機制和宣傳發動機制,在較大村、社區和企業組建護村隊、護廠隊等義務巡邏隊,建立了以機關單位、鄉鎮、村居黨員干部為主的平安志愿者服務隊,在社區、小區建立平安指導員制度,提高了群防群治的社會動員水平和組織化程度。鄉鎮派出所巡邏隊和護村隊、護廠隊建立協作配合機制,使街面防控與社區企業內部防控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了巡邏聯防的效能。通過“點上空、線上巡、塊上守”,充分消除了防范盲點,以小區塊的平安促進了全局的平安。
社會管理創新提升社會服務管理水平
社會管理創新,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當前,流動人口、特殊人群、重點行業、治安重點地區等是社會管理的重點和難點。針對社會建設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婺城區將社會管理創新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整體推進。
深化流動人口教育服務管理,成立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充實了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工作領導里小組成員,進一步完善了相關部門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建立實施流動人口教育管理服務的工作機制,落實專管員及其工作職責,落實“居住證”管理制度。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組織的延伸,明確基層派出所分管領導,在村和社區建立流動人口管理所,進一步嚴密了流動人口管理網絡。加強特殊人群的管理。加強對歸正對象、矯正對象、吸毒人員、閑散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排查梳理,逐個建檔。強化職能部門作用,加強對特殊人群的管理,落實基層管理責任,教育服務管理落實到村。加強對重點行業的管理。深化對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食品藥品、公共衛生、衛華物品、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加大對威化物品生產、運輸、儲存等各環節的監管力度,做好自動化安裝升級、化學品登記、重大危險源管控等工作。
通過幾年的努力,婺城的平安綜治工作形成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人大政協大力支持、鄉鎮(街道)扎實推進、機關部門分工配合、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每月15日的黨政領導接待日區領導坐班接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各界代表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和積案化解工作,各鄉鎮(街道)和各部門的領導主動配合,聯合化解疑難信訪問題。在平安創建工作中,各鄉鎮(街道)、職能部門牢固樹立全局意識和一盤棋思想,按照區委的統一部署,堅持條塊結合、上下聯動,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上下左右擰成“一股繩”,共建大平安促成大合力的工作格局已然成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