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4月1日,到金華參加浙江在線支站會議暨“全省網媒雙龍行”異地采訪活動。浙江在線各支站負責人及采編人員近百余人參加了活動。
31日下午,“全省網媒雙龍行”啟動儀式后,浙江在線支站會議舉行了專題研討。浙江在線辦公室主任吳小龍通報了2010年度浙江新聞獎網絡新聞作品評獎的最新情況,并作了《從網絡好新聞評獎看網絡新聞采編》的專題講座。浙江在線新聞中心主任俞斌作了《怎樣做好突發性即時新聞——兼談浙江新聞即時報平臺建設及與各支站的互動》的專題講座。
第二天早餐后,便是雙龍洞之行。金華的雙龍洞,可謂近在眼前,也路過幾次,卻一直未入洞一游。
車過中國花卉之鄉羅店,便覺滿目層巒疊翠,除了車輪下的水泥公路,幾乎全有植被覆蓋著。導游說,今天要帶我們去享黃大仙的仙氣、大自然的新鮮空氣,這是確實的了。我們首先游覽了地處半山腰的黃大仙祖宮。宮前是一方池塘,窄處有小橋橫跨其上,塘邊綠柳依依,那水便綢緞般地濃綠著鋪展開來,跨過小橋,便是黃大仙祖宮。兩旁有一對聯:“道可道非常道無欲眾妙之門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進入宮中,便是七迸階布局的大宮,從南向北依次為石照壁,石牌樓,靈官殿,鐘樓、祭壇、鼓樓,大殿,三清殿,祈仙殿等。石照壁有兩個大人高,二十米長,氣勢磅礴。南面刻有黃大仙金華山牧羊及大仙兄弟兩人騎鹿駕鶴得道升天傳說的浮雕,北面刻著金華著名書法家畢民望老先生手書篆體赤松仙師自序和蘭溪著名書法家陳永源的行書赤松仙師自序。照壁對面的石牌樓,主牌樓三重檐,兩座邊牌樓兩重檐,全部用石板砌成,結構精巧,錯落有致,體現了道觀建筑莊重的宗教氛圍。過石牌樓,過一小石橋,導游便建議大家別拍照了。前面便是靈官殿,殿后祭壇是祖宮內宗教法事活動的主要場所。祭壇中央有個魚形太極圖。祭壇兩面為鐘樓和鼓樓,為四重檐結構,層層疊疊,頗具道教特色。
再前面,便是大殿了。殿是道教典型的歇山頂重檐結構,氣勢宏偉,再現了當年江南道觀之冠的雄姿。殿內的黃大仙神像由香樟精心雕刻彩繪而成,散發出陣陣清香。神像坐姿神態安詳,自然傳神,體現了東陽木雕傳統工藝之絕妙。大殿左右兩壁仿青銅的根木浮雕展現了1700年前流傳至今并不斷創新的有關黃大升仙的傳說,從出生到得道成仙再到香港顯靈,分別為“玉帝賜胎,初平牧羊、叱石成羊、贈桃度仙、大仙行道”等幾個故事。刻工精細,人物栩栩如生,整個浮雕古色古香,清幽素雅,別有一番韻味。
車下山又至雙龍洞。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