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在我心快樂在奉獻
——共青團婺城區委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側記
有一種職業,叫社工,它扎根基層,服務居民;
有一種稱謂,叫小巷總理,它默默無聞,兢兢業業;
有一種事業,叫志愿者工作,它聯系千家萬戶,情系百姓民生。
共青團婺城區委始終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與“婺城先鋒”創先爭優相融合,以“婺城在我心快樂在奉獻”為主題,在全社會廣泛倡導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社區志愿者:和諧社區創建的奉獻者
當你走進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區,你總能看到有這樣一支義務巡邏隊,隊伍里都是退休的同志,他們有著共同的稱呼——社區志愿者。他們默默地為社區奉獻著,讓社區的居民多了幾分安寧。他們戴著“紅袖套”,每天在整個社區小巷巡邏。看到有人亂扔垃圾,他們會主動上前制止,看到小街巷出現小廣告,他們會第一時間仔細清理,讓整個社區多添幾許文明。巡邏隊的曹文香大媽,今年已經79歲了,她是最早加入這支巡邏隊的隊員之一,參加社區的巡邏成為了曹文香大媽的習慣。每當輪到她值班的時候,她總會很早起來,吃完早飯就會約上搭檔出門巡邏。曹大媽覺得,“治安巡邏”四個字非常有責任感,每天繞著自己的“責任區”走上幾圈,不僅可以巡邏,還可以鍛煉身體,一舉兩得。眾多像曹大媽一樣,默默奉獻在社區大街小巷的志愿者就像“天使”一樣,為社區默默奉獻著,他們把愛和幸福以及責任播撒在了社區居民生活的每一個小角落。
黨員志愿者:在奉獻中綻放耀眼的光芒
年逾八旬的城中街道明月樓社區的企業退休職工任伯窈,是黨員志愿者的優秀代表之一。她全身心地投入社區工作,不計報酬,每天總能看到她風風火火的身影,她精心組織社區文體活動,協助開展關心下一代、尊老愛幼工作,熱心于社區的公益,調解鄰里之間的矛盾,社區的居民有什么難事找她,她都會盡心盡力地辦好。她把全部身心都獻給社區工作,以一個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崇高思想境界贏得了社區居民的尊重。
作為明月樓社區黨委綠色支部的書記,她總是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處理好鄰里關系,搞好樓院環境衛生的同時,總會悉心幫助周圍的孤寡老人。
她還當起了社區的義務衛生監督員,每天都抽時間檢查社區的垃圾房,看看有沒有垃圾扔在外面,樓道有沒有堆積物,督促居民及時整改。晚上吃過晚飯,她總是習慣性地在社區轉上一圈,檢查有沒有不安全因素,這樣她心里才覺得踏實。對社區的困難戶、單身老人她都一一記在心上,有空就去轉轉,陪老人聊聊天,解解悶,給予精神上的安慰,給經濟困難的殘疾人捐款,解決燃眉之急。她還以自己在居民中的威信,積極參加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的調解,是社區的“和平使者”。
她總是以行動實踐社區志愿者的責任與義務,用她樂觀、執著的工作心態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給困境中的人帶去溫暖,給孤單的老同志帶去安慰,給社區的居民帶來歡樂。志愿者與黨員這兩種身份交織在一起的時候,綻放出了耀眼的精神光芒。
公益志愿者:用真誠實現人生的價值
在楊思嶺社區,有這樣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每周一、三、五下午四點半到六點,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浙師大愛心家教的志愿者們都會來到社區,采用一對一的家教模式,為小朋友們帶去知識與快樂。他們還與金華市育才小學合作,開設了育才小學素質拓展課堂活動。
青年志愿者們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與小朋友們的興趣愛好,專門設計主題隊會,發揮第二課堂給小朋友們帶來歡樂,利用第二課堂培養小朋友們的興趣愛好。比如以感恩節為主題,通過設計主題隊會讓孩子們了解文化與習俗,讓小朋友們在活動中學會感恩,學會感謝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青年志愿者們還將學校科技館中的部分科技展品帶到愛心家教課堂中,通過實驗儀器展示,小學生互動嘗試,實驗現象講解的方式,將科學知識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帶給孩子們,給他們一種新的體驗,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方法,讓他們在玩的同時學到課堂上無法接觸的知識,使他們熱愛科學。這些實實在在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真正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的真諦。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