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這里的風景更美麗
——仙源湖旅游度假區開發建設回眸
這里峰巒迭嶂、山泉淙淙、森林茂密;這里有千畝花卉苗木、萬畝翠竹林,更有十里桂花長廊,每到金秋時節,香飄四溢;兩屆中國桂花節的成功舉辦讓她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再度提升,也讓婺城名聲大噪。這就是省級旅游度假區——仙源湖旅游度假區。
“仙源湖度假區內青山環抱,湖水清澈。如果在雨天,2.7平方公里的仙源湖湖面和周圍云霧彌漫,猶如仙境一般。由于擁有獨特的小氣候,這里夏天要比市中心低3℃左右,是理想的避暑勝地。”管委會負責人介紹,度假區總規劃面積9.8平方公里,主要由仙源湖觀光風景區、安地老鎮區和休閑度假區三部分組成。去年上半年,度假區又被納入了“金華市大南山旅游開發總體規劃”范疇,成為婺城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
仙源湖旅游度假區自2002年1月經省政府批準設立以來,始終按照構建“兩區四帶多點”的空間發展構架(即精心打造核心功能區,積極培育觀光農業區,加快四大產業帶建設,大力發展特色旅游點)的目標要求,依托自身良好的區位條件、資源優勢、經濟基礎、產業特征,遵循“生態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原則,按照“整合提升,互動互補,集聚優化,統籌發展”的思路,有序進行著基礎設施建設及生態休閑旅游項目開發。
近年來,管委會為度假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入資金3億多元,度假區內道路框架基本構建,公共配套設施基本到位。記者了解到,度假區首期開發區塊規劃“二縱二橫”的主道路框架已經建成了仙源大道、香溪路兩縱和廣場街一橫。尤其是近2公里長26米寬的仙源大道全線貫通,加上金安大道蘇孟段3.6公里的斷頭路接通,大大拉近了度假區與市區的交通距離。香溪路、廣場街、仙源大道(延伸段)工程的完工以及仙福路的開工建設,為首期區塊的規劃建設創造了良好的交通環境。就連安地鎮百姓也高興地說:“現在從市區到安地僅需10分鐘的車程,我們這已經成為金華名副其實的城市后花園了。”
“我們還建成了安置房工程,妥善安置了首期開發區塊的拆遷安置農戶,同時改善了安地集鎮面貌;建成回坑、黃桑園、安地公墓,節約了度假區土地資源,改善了景區生態環境;建造了跨梅溪、香溪的仙源橋、十景橋、白竹畈橋、香溪橋等四座美觀、現代的橋梁,便捷了兩岸人民的生產生活;啟動了安地鎮中小學遷建工程,積極改善農村教育基礎設施,有效推動了加快仙源湖的開發建設。”管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完善的基礎設施有力地增強了仙源湖旅游度假區的發展后勁。
記者在度假區內看到,3家高端生態住宅區項目依傍著仙源湖的自然山水,儼然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金華生態居住典范”。據了解,仙源歐境項目首期開盤于2006年10月,雙拼排屋開盤價150萬左右一套,隨著2007年金安大道的全線貫通,樓盤價格飆升到270萬左右一套,目前價格至少在400萬元以上一套。“雙溪源”項目首期開發150畝,開盤價達到170萬至220萬元,不到兩個月就售罄。管委會干部說,3個高端生態住宅區的開發建設,極大地提高了仙源湖開發檔次,也提升了仙源湖居住品質,聚集了人氣、商氣,使度假區成為了金華宜居城市新組團,同時加速推進了安地城鎮化進程。
休閑旅游開發漸入佳境
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完善,度假區逐步加強旅游景點規劃,推進配套性景點開發建設,并通過挖掘、整理、開拓、創造等手段,實施“沿線開發、強藤結瓜”戰略,進行“以線串點”策劃,供游客休閑度假、觀光游覽,景區建設初顯端倪。通過幾年的打造,目前已初步形成兩條旅游線路,可供一日或二日游。一條是金華至琴潭,沿線有度假區入口牌樓、桂花精品園、金華動物園、攬秀閣、梅溪人工湖、仙源歐境、鄭宅垅農家樂、美地南山漂流、琴潭“小九寨”。另一條是金華至項村,沿線除入口至人工湖相同外,其他有上干口游步道、安地水庫泄洪閘、十里桂花長廊游步道、項羽后裔居住地,仙源湖的旅游景點開發邁出新步伐。
安地鎮種植有狀元紅、金球桂、天香臺閣等58個桂花品種,是目前全國品種最齊全的桂花物種基地之一,有“中國桂花之鄉”的美譽。管委會通過挖掘“桂文化”,結合桂花、山水和人居三大亮點和優勢,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桂花節,打響了仙源湖的旅游品牌,極大地提升了仙源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有利地推動了度假區的旅游開發建設,同時推動安地鎮桂花產業的規模經營和深度開發,全面提升安地鎮與仙源湖景區的經濟層次和文化形象。“桂花為媒,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據統計,兩屆桂花節期間,共接待游客約15萬人次,僅攬秀閣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就實現營業額10多萬元。成龍桂花精品園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兩年桂花節前后的銷售額均都能達到300萬元左右,慕名來他的桂花精品園賞桂聞香的游客紛至沓來。
現在,金華動物園、十里桂花長廊、上干口——四顧坪游步道、仙源湖水上游樂園、美地南山漂流等景點正式接待游客,鄭宅垅農家樂旅游也已初具規模,仙源湖生態休閑旅游吸引著越來越多金華市民和外地游客,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漸成為度假區重要的產業支撐。據統計,美地南山漂流建成三年來接待游客超11萬人次,營業收入超1200萬元。而金華動物園的建成開園,不僅填補了浙中地區沒有動物園的空白,還開創了度假區旅游的先河,從去年10月1日試營業以來已累計接待游客13.23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661.5萬元。
據了解,在度假區旅游開發建設過程中,管委會牢固樹立了“以點帶面,以項目促發展”意識,并不斷創新觀念,制定了互利互惠的發展措施,引導個人、村集體、開發商三者加強溝通協調,鼓勵發展“美地南山漂流”等個人民間投資項目,最近又與相關企業簽訂了“安地鎮下傅村精品觀光果園”項目意向書,有利地帶動鄭宅垅、雅干垅、項村垅農家樂發展,推進沿線行政村的新農村建設,壯大相關村的集體經濟,共同促進了度假區的快速發展。今年,管委會又將攬秀閣和原三級電站場所出租給金華仙源山鐵皮石斛種植基地有限公司用于改造修建“南山名優特產品產銷場所”和“養生文化會所”,全力打造仙源湖養生文化品牌。
其實,度假區成立之初,可謂是困難重重、百業待舉。管委會及安地鎮黨委、政府從組織上、制度上、開發舉措上入手,全面動員干部群眾,采用“蠶食策略”,步步為營,知難而進,攻堅克難。通過實施“白加黑”、“5加2”的工作機制,開展“百日攻堅”、“攻堅破難”等集中行動,使開發局面有所改變,度假區雛形基本形成。
“仙源湖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土地征用難、安地水庫管理體制不順等各方面問題制約,度假區在開發規模、開發廣度深度及進度上與當初的設想還存在距離,開發建設工作一直在艱難地向前推進。但是我們將繼續全身心投入度假區的開發建設,繼續團結度假區上下廣大干部群眾,千方百計破解開發難題,推動仙源湖開發建設再一個新臺階,真正造福一方百姓。”區委常委、仙源湖旅游度假區管委會主任賈獻成表示,要努力把仙源湖旅游度假區打造成為宜游、宜居、宜業的金華城市美麗后花園。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