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仙草”的人間傳奇
——記金華市仙源山鐵皮石斛種植基地有限公司
近年來,一種酷似普通蘭花的植物在金華市場上“鬧”得沸沸揚揚。可不能小看了這不起眼的小草,它就是鐵皮石斛,其價格令人咋舌:國際市場上每公斤在3000美金以上。
如此珍貴的藥草,可想而知它的培育和種植技術難度是很大的。然而,在婺城,就有這么一個種植“仙草”的地方——婺城區安地鎮南郭村仙源山鐵皮石斛基地。該基地位于仙源湖水庫下游,在一個山坳里,三面環山,綠水相擁、空氣清新、氣候宜人。近日,記者有幸在仙源山鐵皮石斛種植基地有限公司董事長章靜鋼的帶領下,看到了這頗具規模的鐵皮石斛種植場景。
“無論海拔高度、溫度與濕度,這里都非常適合鐵皮石斛的自然生長。”章靜鋼告訴記者,因鐵皮石斛特殊的生存環境,他在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以及浙江中醫藥大學專家的指導下,經過4年的科技攻關,才在仙源山腳下成功栽培出仿野生環境下的鐵皮石斛。據了解,野生的鐵皮石斛生長于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崖縫間,根不入土,具有很好的滋陰補虛的功效,名列“中華九大仙草”之首。
要想人工種植出品質高的鐵皮石斛難度非常大,投資成本又高,章靜鋼源何會走上種植鐵皮石斛之路呢?“主要是因為母親。”章靜鋼說,百善孝為先。那個時候,他母親80歲,因高血脂、心臟病、胃潰瘍等多病纏身,每年住院都有二三次。為了給母親看好病,章靜鋼四處求醫,當聽說可以吃鐵皮石斛的時候,立馬給母親買來吃,“沒過幾天,母親睡眠和精神狀態果然有了很大改善。后來我就到處求購,甚至托人到武義、麗水、江西等地的深山里去挖。一年能挖到10斤左右的鐵皮石斛就很不錯了。”章靜鋼說,當時,由于正宗的鐵皮很難買到,于是就想到自己種植1畝給家人吃。從2002年開始,他就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專家、教授及專業技術人員在金華市及周邊山區進行鐵皮石斛的種植實驗和仿野生地理環境的繁殖試驗,并于2003年在安地鎮獲得成功。
作為婺城區的農業特色產業,章靜鋼對鐵皮石斛的發展前景很是看好。近幾年間,浙江、上海等地的鐵皮石斛產品生產企業絡繹不絕趕到仙源山,希望與仙源山鐵皮石斛基地結成合作伙伴。經過遴選,章靜鋼最終相中了有“江南藥王”美稱的杭州胡慶余堂。從此,仙源山多掛了一塊“杭州胡慶余堂金華鐵皮石斛種植基地”的招牌,仙源山鐵皮石斛可以流向更廣闊的市場。
與此同時,借助胡慶余堂先進的加工技術和強大的營銷網絡,章靜鋼認為,山區百姓脫貧致富有了希望。隨著基地規模不斷擴大,當地及周邊的農村富余勞動力也得到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讓農民參與鐵皮石斛種植,由公司傳授技術,統一管理,統一收購,農民就能夠多一條脫貧致富的途徑。”章靜鋼介紹,公司將以“公司+農戶”的形式,通過農業訂單,在廣大農戶中推廣種植,拓寬當地及周邊農民的致富途徑,借“仙草”實現農民增收。
創業有成的章靜鋼也在默默奉獻著他的“愛心”。他多次捐資助學,2007年起每年拿出至少1萬元,在安地初中設立了“仙源山”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的莘莘學子;對安地初中的特困生另外還給予特殊的幫助。他熱心公益,投入50多萬元,幫助村里修水泥路,幫助南郭村200多戶村民用上自來水;每逢春節、重陽,他都會為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送去慰問品。只要村里的老人有困難,他知道的話都會伸出援助之手。章靜鋼說,接下來,他希望繼續用“心”打造有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生態、健康的產品基地,做好、做響仙源山鐵皮石斛的原料品牌,更多地回饋社會。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