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還是個懵懂的孩子,懷著興奮又好奇的心情跨入了雛英活動部的大門,跨入了求知的大門。三年里,我品嘗了播種的期待,成長的漫長,以及豐收的喜悅,雛英——是我揚帆起航的海岸。
在雛英,有著教學豐富的老師,就拿文學寫作老師來說吧,他們幽默活潑的語言感染著我們每一位學員,使我們寫作興趣大增;清晰的板書,使我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老師所寫的每一個字上;老師的教學內容也是新穎有趣的:“獨臂穿衣”、“明”7“暗”7、“盲”人走路……我們既能體驗到活動的快樂,又能從中獲取寫作的靈感,從而輕松寫作,快樂寫作。
在雛英,我最難忘的便是滕寶明老師的課了。滕老師的教學方法很獨特——他一面用抑揚頓挫的聲音講課,一面還配上滑稽可笑的動作,這樣一來,原本讓我們望而生畏的寫作課立刻變得輕松活潑,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滕老師對待走神的學生也有一招,如果課堂上有學生做小動作或是走神,被滕老師發現了,可就“慘”了,滕老師會一個箭步沖到那名學生身旁,然后猛地一拍那位同學的肩,那同學立即從做小動作的“忘我境界”中驚醒過來,嚇得只能循規蹈矩地認真聽課。
若在滕老師的課上,你不是主動回答滕老師的問題,那么便是滕老師主動請你起來回答,他可不會預先通知叫誰站起來回答,只會讓你猝不及防得嚇一大跳——的確,等你反應過來,他已在你的身旁了,不過,這恰恰鍛煉了我們的反應能力和作文構思能力,讓你不得不全神貫注地聽他講課。你們說,這樣的好老師,我們怎么會不喜歡呢?
多虧了在雛英的這三年,我的課余生活豐富了,我的寫作水平提高了。如今,我可是班上小有名氣的“小作家”。在雛英的那些美好瞬間,會像彩珠一樣珍藏在我記憶的匣子中。
指導老師 范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