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擔心中國共產黨推進黨內民主的步伐會放緩甚至是停滯,但包括陽江在內的各項創新舉措表明,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對于執政黨而言,干部選拔的最大問題之一在于誰有初始提名權,尤其是一把手崗位。在陽江的改革中,只要符合條件的人員都可以報名,這種做法非常新穎。”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共產黨一直沒有停止通過民主選舉等多種手段擴大黨內民主的制度建設探索步伐。2007年,中共十七大報告要求“推廣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由黨員和群眾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被視為基層特別是鄉鎮一級不斷推進“公推直選”黨組織負責人的信號。
2008年,貴陽市4個區(縣)黨委書記公推競崗,通過市委委員無記名差額票決。今年初,江蘇省通過“公推票決”的方式,選出無錫等3個市的市委書記。在上半年的村、社區黨組織換屆中,廣東多個地方采用“公推直選”的方式選出黨的基層組織書記。
陽江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黎澤林介紹說,陽江向全市印發了競爭性選拔陽西縣委書記人選的工作方案。經審查,全市干部中符合報名條件的有21人,實際報名的7人。這些參選人有一周的準備時間,并最終在選舉當天上午獲得公開演說的題目,通過演說贏得投票。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