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從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以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從此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她給苦難深重的中國各族人民帶來了希望、光明與幸福。早在1925年,金華的第一個中共支部也在婺城誕生。
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在婺城得到初步傳播
1919年5月4日,震驚世界的五四運動爆發了,北京十幾所學校的3000余名學生在天安門前舉行集會游行,他們高呼:“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打倒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等口號。反對帝國主義列強在巴黎和會上損害中國主權、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賣國政策。北京學生愛國大示威的消息傳到金華,浙江省立第七中學、第七師范學校的學生首先響應,5月中旬,七中、七師的學生接到京、津、滬等地和浙江省立第一師范、第一中學學生會關于聲援五四運動的通電宣言后,兩校學生會負責人張新錦等就以學生會名義組織發起全城學生在武勝營(現金華六中地址)集會,參加集會的有省立七中、七師、城東小學、長山小學、萃英小學、金華女子高級小學等校師生2000余人。會后,學生罷課一周,以示抗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反對反動軍閥政府的賣國行徑。武勝營集會游行后,運動在金華城鄉逐步深入展開。在以七中、七師學生為主組成的“金華抗日救國會”的帶動下,各校學生紛紛上街演講和散發傳單,在婺城的馬門、梅花門、義烏門、蘭溪門、沙步門和西市街、四牌樓等鬧市區設立宣傳點進行愛國宣傳活動。七中、七師學生會則出版了《童燈》、《金華報》等刊物,派蘭溪、湯溪、東陽、義烏、永康、武義、浦江等縣籍的同學回自己家鄉宣傳,帶動家鄉學生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學生們還在城區附近的后城里、湖頭、下宅、雅畈、東關、西關、東藕塘、二仙橋、陶思垅等村鎮張貼標語和進行演講,還在府城隍演出自編的《青島淚》、《日本人侵略中國》等話劇,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省反動當局懾于愛國學生運動不斷深入發展的巨大威力,5月29日,督軍、省長發出通告,要“各校學生遵守校規,安心向學”,“如不再守訓誡,即行查明斥懲,倘有逾法行為,妨礙秩序,遵令依法逮治,不稍寬貸”。5月30日,省公署又下了訓令說:“查現行中學校等法令,本有特別事情得以修業之規定,現又暑假期邇,授課又無幾時,應即日一律放假。”金華七中、七師學生會接到訓令后,一面仍帶動各校學生堅持斗爭,一面翻印了大批愛國宣言、宣傳提綱、識別日貨的方法等資料和傳單,發給同學作回鄉宣傳之用。反動軍閥以提前放假的陰謀破壞學生運動,結果適得其反,學生們回鄉后,把五四愛國運動的宣傳品帶到金華城鄉,使運動的影響深入到金華城鄉的每個角落。
五四運動的浪潮沖擊到婺城以后,革命的群眾運動從學生、工人到各界人民,從城市到鄉村,遍及金華大地,有力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新青年》等進步刊物傳入金華,白話文研究會和《曙光》等進步社團、進步刊物在金華七中、七師建立和創辦,平民夜校在古樵樓廟(后在倉茅亭)開辦,后七中、七師學生會又發起贖路愛國運動,在金華城鄉廣泛展開。這一切都使新文化運動在金華得到逐步展開,使馬克思主義在金華得到初步傳播。
聲援五卅運動 金華大地上吹響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號角
1925年5月30日,上海學生和工人在南京路舉行反帝示威游行時,遭到英國巡捕槍殺,打死學生和工人13名,傷者不計其數。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怒,掀起了聲援上海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潮。五卅慘案的消息傳來,激起金華人民的無比憤怒,省立七中師范部學生千家駒、錢兆鵬等以學生聯合會名義在西市街洪茂旅館發起召開各界人士聯席會議,組織“五卅慘案后援會”。6月初,千家駒、錢兆鵬、嚴行等在七中運動場主持召開了五六千人參加的“金華五卅慘案后援大會”,隆重追悼顧正紅烈士,憤怒聲討帝國主義的暴行,宣布全面開展“三罷”(罷工、罷市、罷課)斗爭。會后舉行反帝示威游行。游行群眾途徑西市街專營洋貨的大元商店時,出于義憤,砸碎了該店的招牌和柜臺,并查抄了該店庫存英、日產的香煙,當眾燒毀。事后還組織了檢查,每天到碼頭、商店檢查英、日貨。在千家駒、錢兆鵬等的組織發動下,七中師生開展了全校性罷課斗爭,組成了“金華五卅慘案后援會宣傳隊”,深入到舊金華府所屬八縣和金華鄉村,向城鄉廣大人民介紹五卅慘案真相,揭露帝國主義的侵華暴行,號召民眾起來反對帝國主義列強,反對軍閥統治,廢除不平等條約,并募集愛國捐1000多塊銀元,支持上海工人兄弟的正義斗爭。湯溪縣各界也致《申報》報館,聲援五卅運動,誓做上海工人的后盾。五四、五卅運動使金華的革命者經受了一次戰斗的洗禮,為在金華建立中國共產黨組織在思想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此,金華大地上吹響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號角。
中共金華支部的成立 金華人民的革命斗爭揭開了新的一頁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后,省立七中師范部進步學生與浙江一師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反帝愛國運動。在運動中,省立七中師范部進步學生千家駒與原浙江一師學生、國民黨浙江臨時省黨部常務委員、中共黨員宣中華建立了聯系。1925年夏,千家駒由宣中華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又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在宣中華的指導下,千家駒積極開展黨的組織發展工作,先是介紹同班同學錢兆鵬、章駒等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同時參加國民黨。隨后,千家駒、錢兆鵬又介紹同學徐云從、王張威加入共產黨。同年秋,建立了中共金華支部,書記千家駒。這是金華地區第一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有黨員6人,隸屬中共杭州獨立支部領導,1926年1月歸屬中共杭州地委領導。同時建立國民黨金華區分部,千家駒任常務委員。從此金華人民革命斗爭有了領導核心,金華人民的革命斗爭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1926年4月9日,中共金華支部在金華召開了規模盛大的“京案”追悼會,追悼在三一八慘案中被軍閥段祺瑞執政府殺害的死難同胞,響應中共中央向全國發出的號召:團結民眾,打倒段祺瑞,推翻帝國主義、軍閥的反動統治。會后在金華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沿途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段祺瑞”,抗議段祺瑞慘殺北京民眾的暴行,從而形成了一次廣泛的群眾運動。
中共金華支部改為中共金華獨立支部擔負起領導金華大革命的重任
1925年8月,中共上海地委改組為中共上海區委,浙江的黨組織仍歸上海區委領導。1926年7月,千家駒畢業離校,錢兆鵬轉入七中高中部師范科學習,中共金華支部改建為中共金華獨立支部,書記錢兆鵬,隸屬上海區委領導,有黨員錢兆鵬、章駒、劉文銘、徐云從、王張威、馬新超,8月間又發展方乃木入黨,共有黨員7名。同時成立共產主義青年團金華支部,書記錢兆鵬兼,后由楊祖才負責。中共金華獨立支部一成立,就擔負起領導金華大革命的重任。大力發展組織,開展工農運動,發動各界民眾支持國民革命軍北伐,掀起反帝反封建高潮。在學界,錢兆鵬親手創辦了金華學生聯合會主辦的《五九特刊》,在創刊詞中開宗明義地指出:“恥而不知,其得為國乎!然則是刊之發行,所以知恥也。知恥近乎勇,勇則必有雪恥之一日!”為雪國恥,錢兆鵬號召民眾投入國民革命運動反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推翻封建軍閥的反動統治。1926年七、八月間,國民黨浙江省黨部黨團書記潘風涂(潘念之)受中共杭州地委的委托到金華傳達杭州地委關于發展組織、組織工農、迎接北伐軍北伐。隨著國民革命運動的展開,錢兆鵬注重在工人、農民、學生和教師中發展國民黨員,壯大革命力量,并從中注意培養優秀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七中高中部以師范科學生為主,成立了“麗澤團”,錢兆鵬以此為陣地,在團內以研究學術為名,組織學習、傳閱《向導》、《新青年》、《創造》等進步書刊,座談形勢,向同學宣講“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道理,培養積極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與此同時,金華獨立支部以國民黨直轄區黨部名義,在工人、農民、商人、學生、小學教師、婦女中發展國民黨組織,積極醞釀組建工會、農會、商會、學生會、小學教師協會、婦女會……,籌建國民黨金華縣黨部,積極推進革命統一戰線在金華的形成。并以平民夜校為陣地,教育鼓動民眾起來打倒孫傳芳,迎接北伐軍的到來。
(柯建洲系婺城區委辦公室副主任、黨史研究室主任;蔣濤系婺城區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