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
在今天的中國,能聽到各種聲音。
我們迎來了表達的“黃金時代”,但仍有許多聲音未被傾聽。一方面,有些聲音被淹沒在強大的聲場之中,難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有些聲音只是“說也白說”,意愿雖表達,問題未解決。這些,都可謂無效表達,有人稱之為“沉沒的聲音”。
無效的表達,不是沒有表達,更不是不愿表達,廣州市領導公開接訪,市民帶上鋪蓋卷、派隊3天,就是為了能跟領導“說上話”;首位農民工全國人大所代表胡小燕公開自己手機號,卻因每天上千個電話、上千條短信被迫關機。那些為網絡關注、被媒體聚焦的熱點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海面之下這些體量更大的冰塊,才是讓冰尖浮出水面的龐大基石,也才是決定社會心態的“潛意識”、“核心層”。
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上的弱勢群體,也是現實中的弱勢群體。
大部分沉沒的聲音背后,都有未被滿足的訴求,都有被壓抑、待紓解的情緒。一些社會輿論嘩然的事件,都肇事于被忽視的聲音。不可傾聽、不被傾聽、不能解決,如果不主動“打撈”,太多聲音沉沒,難免會淤塞社會心態,導致矛盾激化。
在眾聲喧嘩中,盡可能打撈那些“沉沒的聲音”,是社會管理者應盡之責。以政府之力,維護弱勢群體的表達權,使他們的利益能夠通過制度化規范化渠道正常表達,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只有這樣,才能讓“說話”、“發聲”不僅是表達訴求的基本手段,更成為培養健康社會心態的重要環節,成為社會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
——資料來源:2011年5月27日《人民日報》
黨政新論
不允許黨員在重大政治問題上說三道四
長期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維護黨的政治紀律工作。但也必須看到,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是一場嚴肅的政治斗爭,當前一些黨員、干部紀律觀念淡漠,違反政治紀律的問題仍時有發生:極少數黨員、干部在一些涉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重大政治問題上說三道四、我行我素;有的對中央的決策和要求陽奉陰違、另搞一套;還有的不負責任地道聽途說,甚至捕風捉影,編造傳播政治謠言,丑化黨和國家形象,在干部、群眾中造成惡劣影響。這些都是黨的政治紀律所不容許的。
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充分認識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的極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堅決維護中央的權威和黨的集中統一,確保政令暢通。
要堅決維護政治紀律的嚴肅性。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政治紀律的約束,決不允許在群眾中散布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意見,決不允許公開發表同中央的決定相違背的言論,決不允許對中央的決策部署陽奉陰違,決不允許編造、傳播政治謠言及丑化黨和國家形象的言論,決不允許以任何形式泄露黨和國家的秘密,決不允許參與各種非法組織和非法活動。黨的政治紀律是高壓線,任何黨員,不論其在黨內的威望和職務有多高,只要是違反了黨的政治紀律都應給予嚴肅的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對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紀依法予以嚴肅懲處,決不姑息遷就。 ——資料來源:2011年5月25日《人民日報》
干部論壇
當干部就得“在狀態”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對于每一位干部來講,理當“在其位、謀其政”,把崗位當平臺,把工作當追求,有所堅守,有所舍棄,執著向往,樂此不疲。現實生活中,有的干部心浮氣躁,耐不住寂寞,靜不下心來,不是扎扎實實地做一些事情,而是熱衷于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有的“做官”的想法越來越濃,做事的想法越來越淡,干得順利時“在狀態”,遇到挫折、不太順利時就“心不在焉”;處于進步、晉升時期“在狀態”,一旦“職務到頭”、“進步無望”時便偏離“狀態”。
在狀態,首先就意味著認真負責、恪盡職守。古人云:“為官避事平生恥。”職務就意味著責任。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干部,守土有責、富民有責、興業有責,肩上的責任可謂重大。事業心和責任感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是一個人前進途中永不衰竭的精神動力。干部有了責任感,就能經常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評價。做了有利于百姓的事,就會感到滿足和欣慰;若為官一任,一事無成,甚至損公敗業,就會深感內疚、慚愧和悔恨。只有強化責任感,才會有事業心,有使命感和緊迫感,把工作當作第一興趣,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激情,創造性地做好本職工作。
在狀態,還必須真抓實干、銳意進取。真干而不是假干,實干而不是虛干,為黨和人民干而不是為自己干,這是衡量干部黨性修養的試金石。焦裕祿為了改變蘭考的貧困面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提出了治堿排澇的可行方案,帶領群眾改天換地。蘭考人說他是為蘭考人民累死的。牛玉儒上任伊始即深入調查研究,馬不停蹄外出考察,制定出切合呼和浩特市實際的發展規劃,帶領全市人民真抓實干,病危之際仍堅持工作。對于廣大干部來說,應當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專心致志、全身心地投入,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盡心盡力地為人民群眾謀福祉。
在狀態,還要求嚴于自律、做好表率。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著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因而常常成為一些別有用心者的追逐目標,金錢、美色等的誘惑也比較多,如果把持不住自己,對驕奢淫逸的生活頂禮膜拜,很容易走上歧途。對于廣大干部來說,應當自覺抵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心不貪、嘴不饞、手莫伸,潔身自好,時刻警醒,防止不健康的東西從微小之處在思想防線上打開缺口。還要時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抗得住歪理,頂得住誘惑,不慕虛榮、不謀私利,一塵不染、一身正氣。
在狀態,也需要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有切實可行的考核、監督機制,以及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廣大干部才會有監督、有制約、有壓力,改變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現象。用一個聚精會神干事業的人,就會激勵一大批干事業的人。通過選人用人,褒獎貢獻突出者,支持一身正氣者,鼓勵既積極向上又老實肯干者,鞭策相形見絀者,教育跟風行事者,約束投機鉆營者。這樣,黨員干部“在狀態”才會成為常態。
——資料來源:2011年4月28日《學習活頁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