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堤防,就是一道安全保護門
——婺城區堤防工程在今年防洪中效益明顯
滾滾洪流漸漸退去,軍民奮力抗洪的感人場景留在了群眾的記憶中,但更令人記憶深刻的是那巍巍長堤。婺城區在這次洪澇災害中的損失之所以大大降低,最重要的是我們建起了高標準的防洪堤,特別是近年來使用中央資金加快了防洪工程建設,有效地提高了全區的整體防洪能力,是大投入帶來了高回報。
6月10日入梅以來,婺城區出現連續降雨天氣,致使江河水位驟漲,衢江、武義江等主要河道保持著高水位運行,防洪形勢嚴峻。衢江洪水位已經達到五年一遇洪水標準。衢江后張原老堤曾于“93.6.19”洪水中,被幾乎全部沖毀,損失慘重;“92.7.5”洪水青陽洪處洋埠堤決堤970m,受淹人口千余人,耕地淹沒近萬畝。但今年在如此高的水位下,農田沒有被淹,這主要得益于婺城區將衢江4級干堤洋埠堤、后張堤列入“強塘固防”工程,自2009年起開始實施干堤加固工程,來提高該區域防洪標準達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標準。洋埠堤該工程位于婺城區、蘭溪市交界衢江段右岸金西經濟開發區境內,其保護范圍為羅埠、洋埠兩鎮10余個行政村,涉及農田4.8萬余畝,人口5萬余人。衢江后張堤段起始于羅埠溪段羅埠鎮金店村,止于衢江段婺城、蘭溪交界處,全長6.3km。保護羅埠鎮后張、董家、羅埠、孫家等行政村人口9000余人,耕地10000余畝。
同樣受益的還有婺城區雅畈鎮沿江兩岸的人民群眾。武義江雅畈段防洪堤建設是婺城區雅畈人民群眾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過去,武義江左岸雅畈堤段土堤防洪標準偏低,局部無堤防,洪水頻繁,迎水坡沖刷嚴重,洪澇災害損失慘重。經省水利廳批復,金華市婺城區武義江雅畈段治理工程項目列入2009年全省第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實施計劃,同時也是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項目。該工程加高加固武義江左岸橫店攔水壩至壽六村20年一遇堤防5km,總投資2392萬元。在今年“6.19”洪水中,工程發揮了很好的防洪效益,保護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隨著婺城區“強塘固防”等工程的相繼完工,一道道堤防逐漸崛起,堤防建設代表了沿江地區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孫的民心工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